了揉眼睛说道:“的确不太一样。”
他转过头去,认真地看着宁则平问道:“宁叔叔,为什么把正义换成了秩序?”
手里这一本《审判录》的重量告诉他,宁则平可能知道的多一些。
从杨晓获得的记忆来看,宁则平是一个很神秘的人。
这是身体原主人的评价。
宁则平是杨晓父亲的队员,当时他父亲在昆仑市审判所担任一只小队的队长,宁则平就是被他父亲带入队伍里面的。
那时候杨晓两岁,还不懂事,一年之后,杨晓的父亲因公殉职,具体是什么任务他并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父亲的队伍里面只活下来了两个人。
其中一个就是宁则平,他是被自己父亲换命救下来的,所以宁则平欠杨晓家一个天大的恩情。
这是一个多月前他知道的,只是当杨晓觉醒之后,他知道的又稍微多一点。
杨晓天赋异禀,九个灵池,这说是万中无一都不为过,这里的“万”是指修炼者,不包括普通人在内,而且还是个虚词。
这样的天赋,在觉醒之时会引动周围天地的强烈震动,普通人察觉不到,但是修炼者必然察觉得出来。
所以,在修炼者数量稀少的情况下,这样的绝顶天赋必然会有不少组织势力上门招揽。
他们不属于任何国家,但都有着深厚的底蕴,毕竟好些个往上推,都是神灵建立起来的,只不过因为判官而没落了。
天庭是个很奇怪的组织,这个组织凌驾于一切势力之上,但是只要这些组织遵守审判秩序,那么他们做什么,哪怕是火并,天庭都不会插手。
当然,这也包括对成员的招揽,只要不是强迫,只要对方愿意,那么天庭不会理会。
历史上就有过好几个觉醒的天才被天庭之外的势力招走了的例子。
然而,杨晓觉醒的那一天,没有任何势力来招揽,他身边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母亲江楠,另一个就是宁则平。
母亲只是普通的文员,而宁则平仅仅是审判所的一个小队长。
当然了,至于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第三天就有信被寄回来。
里面写着一定不要让杨晓被别的势力招走,并且希望他考虑考虑天庭兵部,他们可以安排。
这就可以见到,他们也没有权利去命令其他势力不得来杨家招人。
所以,身体的原主人思来想去,最终只能将目光落在宁则平身上。
尤其是从母亲口中得知,宁则平的天赋居然与自己一样高,九个灵池!
但他十几年过去了,仅仅只是一个昆仑市审判所小队长!
这就很不寻常了,自然而然的,宁则平身上就被笼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所以,他觉得宁则平一定知道些什么。
宁则平没有直接回答杨晓的问题,只是反问了一句:“不可以吗?”
“可以吗?”
“然后呢?”
“额……”杨晓挠了挠头,他不知道怎么去接这个话了,他相信宁则平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毕竟他问得很明确了。
但宁则平没有回答,杨晓看过去,发现对方眼神并且有什么闪躲,有的只是平静,对方并非是在回避什么,而是根本不在乎。
也就是说,正义被秩序所替代了,宁则平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杨晓却觉得问题大了。
要知道,身体原主人之所以拒绝爷爷奶奶的安排,就是因为《审判录》里面正义两个字。
同样的,杨晓也是如此,他更喜欢正义,而非秩序。
“我觉得,判官的所有举动,就应该是为了正义,这样天庭才有现在这么大的影响力。”杨晓想了想回答道。
但宁则平却否定了他的说法,他只是轻笑一声道:“你错了,天庭的影响力靠的不是正义,是实力,以前天庭可是覆盖了整个世界呢,但随着判官进入封印之门,天庭实力大打折扣,所以才会退回盘古大陆。”
宁则平的话,杨晓无法反驳,因为这是事实。
宁则平来到窗前,将两边的窗帘拉开道:“晒晒太阳会好一些。”
他转过身来用下巴点了点杨晓手边的《审判录》道:“审判之光第一句是什么?”
“判官诞生于秩序之中,代替天道,清理人间污秽!捍卫光明!”杨晓犹豫片刻,还是说出了手里这一版的原话。
宁则平道:“那你觉得,天会不会照顾那些农民的庄稼呢?比方说,干旱了就及时下雨?”
杨晓一愣,但很快他就意识到宁则平说的是什么意思,他翻开审判之光那一页,目光停留在“代替天道”这四个上面。
他恍然,不由轻声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宁则平听见后,并没有多少表情的脸上忽然露出惊讶之色,但很快就被他收敛了起来,只是看向杨小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错,就是这个意思!”宁则平重复了一下他的话道,“很有深意的话,你从哪里学来的?”
杨晓有些汗颜,这是《道德经》第五章的开头,流传非常广,很多修仙小说或者要逆天的小说都要引用一下,原作者叫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