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宁叔叔(1 / 3)

杨晓一愣,好好了解一下这个世界,这是什么意思?

他对这个世界不够了解吗?

但仔细想想,他好像真的对这个世界不够了解。

他六岁上一年级,在此之前又上了一年学前班。

他跟普通人一起上的学,嗯,其实在一个多月前,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家庭并不普通。

在这个世界,学校与他之前的世界其实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多了很多神话元素,当然了,在这里并不是神话,而是真实发生过的。

然后就是,这边学的东西有点简单了,同样是初中三年,他学到的有很大一部分在杨晓的记忆里,其实是他小学学的。

杨晓已经初三毕业了,如果他没有觉醒灵根的话,正常情况是根据成绩,直接升高中。

这边并没有普通与重点之分,有的只是一条每年变动的分数线,过线了,就分配高中读书,没过线就没书读了。

当然了,家里有钱的话,高中肯定会很好的。

这个世界,上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只有小学时义务教育,小学之后要支付学杂费,很多家庭是支付不起的。

但是觉醒灵根之后,这些人就成为了可修炼者,然后就可以加入这个世界上的各种组织里面。

如果人已经成年,那就直接工作,若是还在上学,则学费可以由这些组织承担。

但这个世界上,觉醒灵根是极小的概率,如果不是在这个圈子里面,出了门都不一定遇见一个。

杨晓小学到初中,周围同学都是普通人,而且从他获得的记忆来看,周围人其实对这些带着宗教性质的组织其实已经习以为常了。

“不一样吗?”他喃喃自语,随后目光落在了手里的书上。

他翻开宁则平刚才甩给他的《审判录》,扉页上面只有两个深红色大字——秩序。

杨晓当即一愣,他又翻过去,红底黑字,封面上的的确确写着《审判录》三个字。

他又往后翻开一页,然后就更懵圈了,因为后面并非是目录,又是两个深红色大字——方圆。

他疑惑地望向宁则平道:“宁叔叔,这本书跟我之前看的有点不一样啊。”

《审判录》他看过,据说这是根据判官笔记编撰的教义,是整个天庭神官必修之书,是最基础的读物。

这东西在图书馆里到处都有卖,类似《审判录》的还有很多,比方《启示录》、《光明序章》、《伏魔录》等等。

普通人家都是把这个当作故事书读的,杨晓家里也有,在他父亲的书房里,他很小就读过这些。

只不过他读的《审判录》与现在手里这一本有些不一样。

封面一样,红底黑字。

扉页就不同了,他家书房里的审判录扉页也有两个字,只不过并非是“秩序”,而是“正义”。

宁则平将最后一口奶挤进嘴里,把包装袋随手扔进垃圾篓里,淡淡道:“这是完整版。”

杨晓眉毛微挑,完整版?

这一本《审判录》的确比他家书房里的要厚不少。

只是,这貌似跟是不是完整版无关吧?

宁则平道:“往后看。”

杨晓按捺住心头的疑惑继续翻看。

第三页这才出现目录,他扫了一眼,基本与他以前读的一样,整本《审判录》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审判之光”、“诸神黄昏”以及“封印之门”。

在他的印象里,“审判之光”部分讲的是判官的诞生,而“诸神黄昏”则讲述的是神灵的“暮年”,这两部分讲的都比较少,尤其是“审判之光”部分,描写非常的模糊,估计编写《审判录》的人也不知道判官怎么诞生的。

而浓墨重彩的部分是“封印之门”,这一章节占了整本书的二分之一还多。

主要讲述的能容是……判官行天下,将诸神一一封印的故事。

他往后继续翻去,第一章——审判之光。

“判官诞生于秩序之中,代替天道,清理人间污秽!捍卫光明!”

这是第一句话,与他曾经看过的字数没变,只不过有一个词被替换掉了。

“秩序”替换了“正义”。

他又往后看了几句,果然,所有原本应该是“正义”的位置上,都变成了“秩序”。

杨晓皱起了眉头,虽然只是替换了一个词,但是这样一来,整本书的意义都变味了。

因为,整本《审判录》都是围绕着一个词而写的。

正义!

但是现在,“正义”换成了“秩序”,那么判官在“封印之门”章节内做的事情就值得商榷了。

正义是人们对美好、公平、公正的诉求。

但是秩序仅仅是为了维持某一个特定框架的稳定,哪怕这个框架已经锈迹斑斑,轻轻碰一下就已经嘎吱嘎中作响了。

秩序或许会被更换,但一定会存在,毕竟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运转,都需要秩序存在。

但是,这个感觉很不舒服,杨晓合上书,闭上眼睛。

“呵!怎么了?”见杨晓这个反应,宁则平反而来了兴趣,轻笑一声问道。

杨晓将书放在一旁,双手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