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些大诗人一样,伤春悲秋,用细腻的文字描述着春花秋月,可谓才华横溢。
有个女孩被他的才华所吸引,于是主动靠近他。他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认为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知己,终于有了欣赏自己才华的人,这是自己的知音。
女孩的认可让男孩的情感得到了激活,他的情感被女孩的一举一动牵绊着,当快乐的时候,男孩的快乐是女孩的数倍,当痛苦时,男孩的痛苦也比女孩强数倍。
大起大落的情感冲击,让男孩心潮澎拜,这些情感的变化被化作了文字源源不断地送到女孩的面前。
可是女孩是非常理性的人。这样显得有些神经质的情感变化,让女孩看来有些不可理喻,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范畴。
最终,女孩实在理解不了男孩的感受,又被男孩的多愁善感折磨得痛苦不堪,只能选择离开了他。
女孩很快进入了新的生活,可男孩却在过往的回忆中久久不能释怀,那些曾经美好的回忆仿佛全部化为了利剑,他像是被囚禁在高加索山脉的普罗米修斯一样,每天承受着永无止境的痛苦。
所有美好的过往仿佛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不堪回首的折磨。——男孩开始经历“契可尼效应”。
“契可尼效应”指的是:
人们很容易忘记那些已经完成的,圆满的事情;但对于那些中途结束,没有完成的事情记忆深刻。
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做过一个实验。
要求参与心理实验的人,去完成指定的20个任务。
当他们完成前10个任务时,心无旁骛,周围也没有任何干扰,他们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但当他们完成后面10个任务时,就有人干扰他们,打扰他们的进度。
于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完成任务。
心理学家在实验结束后,分析这些人的心理发现:
相比较完成的10个任务,这些人对没有完成的任务印象更加深刻。
一个人的记忆,取决于一个人对事物的“注意”,以及这份“注意”所持续的时间。这跟我们背诵课文或者记忆单词一样,投入的关注越多,持续的时间越长,记忆就越深刻。
生活中绝大多数美好的时刻,因为得来的太过随意,所以我们投入的注意不够,以至于印象不深,转眼就被忘却了,没有在记忆中留存。
而很多伤心、痛苦的事情,却因为调动了我们太多情绪,以至于被我们分配了太多的注意,在有限的记忆空间内,占据了太多地方。
反复重温,无法释怀。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温暖的记忆是人力量的源泉,成功的经验、被爱的感觉、相聚的感动等等,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支撑着人们战胜困难、坚持不懈。
痛苦的记忆是人前行的拖累,失败的打击、被爱人抛弃、离别的痛苦等等,失落黯然的感觉总会持续拖累着大家步履蹒跚、不堪重负。
想留的留不住,想忘的忘不掉。求而不得的痛苦,是人生的窒捁。
对于抑郁患者而言,沉湎于记忆有时不可避免,记忆是我们人生的履历,是我们唯一不需要主动也能够自发阅读的书籍。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阅读的章节,决定自己阅读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幸福和快乐的板块精度、细读、字斟句酌,而将痛苦遗憾的词句略过、跳脱、一目十行。
快乐时,把书读厚,痛苦时,把书读薄。
就像看电影似的,习惯性地将痛苦快进,沉浸式地感受幸福的声音、光线、细节、感觉。
风雨人生,要学会给自己撑伞;苦厄境遇,要坚持给自己送花。
任何感觉,都是相对的。欢愉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强大的意志力,去压缩痛苦的余味,拉长快乐的回甘。
抑郁患者对死亡的向往,其实是对生命的无限眷恋。
很多抑郁朋友们,都会觉得生无可恋,梦见坟墓和死亡,向往着永恒的平静。
在旁人看来,这是一种极端消极的想法,是对生命的蔑视,也是对生命的极端不珍惜。
所以在劝慰这些患者时,我们往往会去提醒他们生命的美好,劝他们多关注美好的事情。
其实刚好相反。
对抑郁患者而言,由于他们内心的敏感,往往能够无限放大这些美好的体验,并不是他们感受不到美好和幸福,而是这些快乐和幸福太过强烈,以至于我们实在不忍心失去。
可是任何美好终究会有终结,就像是太阳总会落下,爱人可能离开,我们时刻忧虑着这些事情的发生,害怕它们带走我们珍惜的幸福。
这种忧患意识实在过于强烈,以至于我们投入了太多时间。——畏将来。
不能珍惜当下的人,自然不配拥有幸福,自证忧虑,让我们一次次陷入绝望之中。
越是珍惜生活的美好,就越担心失去,而失去时带来的打击越大。
所以面对他们劝慰我们生命的美好时,我们其实是无感的,因为我们比普通人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
我们因为对生命中的一切都充满着无限的热爱,而那些我们所爱的事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