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心扉,于是我们成功完成了自己与环境的社会性隔离。
透支大家对自己的关注,换来了大家对自己的无视。这就是我们如何一步步让自己陷入孤独之中的过程。
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就是自己被边缘化,不能融入社会,就只能被社会抛弃。能够让大家为自己一个人改变的,纵观历史,也没有几人,不主动适应和迎合大家的结果,就是被孤立,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我们不甘心,这也没法改变。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是理想?奋斗?还是目标?追求?其实都不是。我们常常将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弄混淆,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一样,一日三餐、夜眠一榻,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处理好工作、生活、学习,解决眼前的问题,消磨当下的时间,这就是生活。
林清玄说,生活就是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一心一境,如是而已。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活在当下。可是知易行难。因为没有目标的驱动,我们很难有解决当下问题的动力。
比如如果不是对发工资的期待,很多人都熬不过无聊的繁琐的工作;如果不是对未来升职加薪的渴望,很多人都坚持不了学习提升的痛苦;即便是我作为作者在写作这本书时,也会渴望着它能成书出版,帮助到更多的人,或者让自己的想法被更多的人看到。这是人的本性,做事的目的,我们称为意义,如果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有目的,没有意义,那是非常难以坚持下去的。
而当我们找不到做一件事情的意义,又不得不去做的时候,就会陷入无边的痛苦之中。拼命想要逃离当下的状态,却又不得不束缚在这里,就像是被枷锁捆绑着。
我们的思想开始陷入无边无尽的内耗之中,本能地开始幻想自由的感觉,又与当下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对比。幻想越美好,现实就越残酷。当我们将自己快乐的情绪就寄托在了幻想之中,对现实就只剩下愤怒和压抑了。
而什么是活在当下呢?是对当下的状态听之任之,还是毫无作为的随波逐流呢?我们可以从一个小故事里来看看这个问题的答案:
徒弟问师⽗:师⽗,您经常说,我们要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享受当下。那么,我感冒了,我也要享受感冒这个病痛吗?
师⽗看看徒弟,微微⼀笑说:把你的⼿伸出来!
师⽗拿起戒尺,打在徒弟的⼿⼼,徒弟⽴刻把⼿缩了回去,感觉⼿⼼⽕辣辣地痛。
把⼿伸出来!师⽗说。
徒弟怯⽣⽣地再次伸出⼿,⼿刚⼀伸出,师⽗的戒尺便落在了⼿⼼,⼜是⼀阵痛。
把⼿伸出来!师⽗说。
徒弟强忍着疼痛,把⼿伸出来,说时迟,那时快,眼看师⽗的戒尺⼜要落下来,徒弟赶忙把⼿缩了回来。
“师⽗,你为什么打我?我做错了什么?”徒弟问。
“这就对了!”师⽗说,“我们说‘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享受当下’并⾮指听之任之,逆来顺受,⽽是顺势⽽为,有所作为,让每⼀个当下的发⽣,都成为使我们的⽣命获得成长的助⼒。唯有我们在每⼀个当下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我们才是享受。”
“就如刚才,你受戒尺之痛,若听之任之,还说什么“享受当下,珍惜当下”,那只能是⾃欺欺⼈罢了!⾮要说要‘享受当下’,那就是⾃虐。”
“⾯对⼀个发⽣,我们⼀般会有四种反应:⼀种⼈,胆⼩、压抑,缺乏勇⽓,听之任之,逆来顺受。这样的结果是,他们不断被各种⼈事物影响、折磨,少有收获和成长。他们的⽣命是⼀种煎熬。你刚才如果⽤这种⽅式,那么,你今天就⽩⽩挨打了!”
“第⼆种⼈,勇敢、⽆畏,他们敢于⾯对每⼀个发⽣,但会在每⼀个发⽣的当下,保持觉察,了解事件发⽣的缘由、规律,从中寻找成长的养份,获得收获。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可以享受每⼀个当下给他们的成长和帮助,每⼀个发⽣,对他们来说,都是值得珍惜的。你选择了这种⽅式,保持觉察,所以,才有了我现在正告诉你的`这些内容。”
“第三种⼈,鲁莽⾏事,遇到事件,即当下来了脾⽓,发⽕愤怒应对。这样⼀来,当下的发⽣,只是点燃他们情绪的⼒量,他们收获的仅仅是更多抱怨、仇恨、发脾⽓的理由。享受当下,珍惜当下,便谈不上了。事实上,选择这种⽅式的⼈,每⼀个当下,都把他们推向更不利的地⽅。若你刚才选择这种⽅式,对于打你戒尺,来了愤怒情绪,结果只能是,师⽗对你失望,你获得师⽗教诲的机会更少。”
“第四种⼈,遇事就逃避。这样⼀来,所有的发⽣,似乎与他们⽆关。他们的⽣命从未融⼊当下,他们永远活在⾃⼰的理想世界之中,他们拒绝现实,拒绝当下。他们来过,就如没有来过⼀样,⽆所谓当下。”
师⽗接着说:“很⾼兴,徒⼉,你属于第⼆种,你勇敢活在当下,并且通过对当下发⽣的觉察,寻找让⾃⼰成长的⼒量。当你问‘为什么打我?’的时候,你就是让那个当下,转变为助你成长的台阶。”
“师⽗为什么平⽩⽆故打你?⼀定是师⽗想通过这样的⽅式告诉你⼀些对你有帮助的事,⼀定是师⽗通过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