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做个俗人 融于俗事 增加快乐词汇…(1 / 3)

抑郁是一种状态,它就像是狂风暴雨的海面上,那个疯狂旋转的漩涡,给人的心中带来无休无止的阴霾。

其实大多数抑郁者,曾经都是乐观开朗的人,只是突然在某一个瞬间,因为某一些事情,偶然陷入了抑郁的感觉。

大多数时候,我们很快就能走出抑郁感,因为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但是在某些偶然的情况下,偶然陷入抑郁的人反而因为得到了身旁朋友额外的温暖而沉湎于这种被关心的感觉之中,从而开始自我追求这种“伪抑郁”的状态,其根本目的只是为了获取这种被大家关心的感觉罢了。

但是来自外界的关心是不由自己控制的,一次两次被关注之后,周围的朋友也会感到疲惫和厌倦,从而减少了那些我们渴望的关心。

得不到满足的我们有时候会误认为是自己抑郁的程度不够,也有可能因为大家逐渐的冷漠而真的陷入抑郁的状态,久而久之,就顺着这抑郁的漩涡逐渐沉入海底,等到发现大家都已经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才悔之晚矣,我们自己却也再也找不回曾经那种乐观开朗的状态了。

本书旨在探讨如何不依靠他人的力量,自己将自己从抑郁的状态中拯救出来,重新赢回属于自己的幸运与快乐,拉你爬出抑郁的漩涡,重回风平浪静的海面。

众人皆醉我独醒,夏虫不可语冰。

很多抑郁患者最开始,都是从与周围的状态格格不入开始的。

比如学生时代,大家都在打游戏、追星,只有你一个人在看书、学习;

比如在工作单位,大家都在吐槽领导、敷衍工作,只有你一个人踏踏实实,积极向上;

比如在家里,你想跟爱人谈谈诗词歌赋、人生哲学,他/她却只想跟你聊聊娱乐八卦,吐槽工作琐事,等等。

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而自己的价值观又不允许自己和他人一样“堕落”,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被“孤立”,从你将目光从他人身上收回,如同聚光灯一样只在一片灰暗中点亮自己的时候,抑郁的种子,就被埋下了。

孤独感,是抑郁的前奏。孤独感,是自己在脑海中画地为牢,用荆棘和藩篱将自己和他人强行隔绝开来,情感的大门被关上,各种情绪只能困于苑囿之中,不断地累积着,就像是烧水壶里的蒸汽一样,气压愈来愈大,无处宣泄,只能依靠理智去不断地压制。

我们仅有的情绪稳定力和理智压制力,都被用来关注这些不断加强的情绪压力,生活就会愈发感觉疲惫。就像是白纸上的墨点一样,当我们只能看见墨点的时候,就会忽略了白纸的存在;而当我们只能看见情绪压力的时候,就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感受生活中的快乐了。

其实这只是“自我孤立”的状态。

这个时候,其实是有来自外界的关心的。比如大家吐槽时,会询问我们的意见、寻求我们的附和和认可,聚会时,也会邀请我们一起参加,大家一起欢笑时,还会将目光投向我们。

只是我们往往会选择性的忽略这些。

对大家吐槽的行为、追星的对象、进行的游戏毫无兴趣的我们,只能敷衍的笑笑或者简单的搪塞,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虽然我们无意于主动表现得特立独行,但是大家却能感受到我们的冷漠,在大家的眼中,是我们自己先关上了门。

但是往往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对大家关上了门,当我们还在渴望着大家来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的时候,却发现大家已经不再来询问我们的意见、不再寻求我们的附和和认可,也不再主动邀请我们一起参加聚会,更没人关注我们是否和其他人一起欢笑了。

此刻我们有点开始慌了,我们希望大家注意到我们的存在,却又羞于开口,于是我们刻意地开始更加特立独行。比如在大家讨论的时候故意离席,大家聚会的时候故意扫兴不去,大家欢笑的时候,故意板着脸。

我们以为大家会注意到我们,像以前一样,来关心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确实会有效果。大家会开着玩笑来问我们的想法,调侃着我们的格格不入。

于是我们感觉成功了,我们以为这种特立独行是有效果的,我们又通过特立独行获得了大家的关注,这种关注极大地抵消了我们的孤独感。

然后我们开始习惯于使用这种故意与大家表现得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寻求认可和关注。

但是后来我们慢慢发现,大家似乎习惯了,没有人再来对我们的与众不同表示关心,彷佛习以为常似的。

于是我们更加特立独行,甚至不惜故意去扫大家的兴,就像是一个得不到关注的孩子,总是用哭闹的方式去吸引大人们的注意。

但是成年人过分的格格不入,并不会让他人理解,只会招来反感。大家觉得跟我们找不到共同语言,自然会绕开我们,何必来触霉头呢?在大家看来,这是大家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我们的尊重,但是在我们眼里,却成了大家对我们的疏离和背叛。

我们有点慌了,却又放不下面子重新去融入大家,或者自己已经找不到重新融入大家的途径和办法了。大家跟我们交流的时候都习惯性的小心翼翼,再也不会像曾经那样无拘无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