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杀人就要偿命,欠债就得还钱,但是朝廷不一样,朝廷讲究律法,干什么都要依律行事。
本朝施行仁政,干什么都讲究不伤天和,除了造反谋逆灭人满门之类的大罪,其他能不杀就尽量不杀。
再加上朝廷时不时的大赦天下,许多该死的罪大恶极之辈就侥幸逃得性命变成了流放。
囚犯老老实实去流放地干苦力那叫流放,半路逃走的不叫流放,那叫改名换姓卷土重来。
白玉堂打马绕过展昭,压低声音小声说道,“我听说有些押送犯人的差役会收受贿赂好让犯人更容易逃脱,甚至还有收了钱后直接把人放了的,只要不是被官府惦记上的重要人物,推脱路上得急病死了就能隐姓埋名重获自由。”
不过这法子只适用于不在乎名声的江湖人,官员的话可能不太合适。()
就拿他们景哥儿来说,好不容易考中状元当大官,他可能更愿意光明正大的杀回朝堂,而不是金蝉脱壳假死脱身。
□想看醉酒花间的《[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吗?请记住[]的域名[(()
苏景殊:……
他觉得吧,还是活着更重要,能无痛脱身就选无痛脱身,光不光明的再说。
展护卫耳聪目明,两个人躲远了也没用,不在他跟前他一样能听见,“以前可以直接在路上将人劫走,现在不行,现在发配的囚犯不能按时抵达流放之地,州府的官员都要被问责,没有差役敢为了钱私自放人。”
开封府每年流放的人犯也不少,他跟着包大人那么长时间,对刺配流放的相关事情还是很清楚的。
以前差役受贿私放人犯的事情太多,仁宗皇帝特意下诏整顿这种事情,比起发配途中劫人,他觉得多习武锻炼被挑走从军更安全。
别的流放之地什么情况他不清楚,沙门岛的精壮囚徒是可以挑走从军的,被调走的囚犯隶属于近京归远壮勇指挥,除了没有自由身,平时在军中和普通兵丁没有区别。
虽然朝廷从沙门岛挑选兵丁的机会不多,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去沙门岛挑人,但是被挑走从军好歹是过了明路,肯定比半路逃走稳妥。
五爷的法子不安全,他跟在包大人身边当了好几年的差,这种事情得听他的。
苏景殊:……
那什么,他现在是清白之身,还没有被刺配沙门岛。
还有就是,朝廷挑兵去重刑犯里挑真的好吗?
大宋的百姓为什么不愿意当兵,朝中大臣真的不知道原因?
众所周知,大宋需要黥面的除了罪犯就是士兵。
朝廷再从囚犯里挑选士兵,不就是告诉天下人当兵的都不是好人?
正经百姓不愿意当兵,厢军中好些都是被招安的山贼土匪地痞流氓,这种军队别说去前线打仗,就是干后勤都危险。
就算非要给当兵的搞刺青,别光盯着脸刺,刺别的地方也行啊。
在背上刺精忠报国,在胳膊上刺奋勇杀敌,在腿上在脚脖上甚至脚底板上都能刺,刺脸多不礼貌。
人家狄将军是拿脸上的刺青来激励自己上进,大部分人还是想有张干干净净的脸。
朝廷对士兵的待遇也就那样,运气好了能平平安安退伍,运气不好就把命丢在战场上,更倒霉的是命没丢但是缺胳膊少腿的回家,身体残疾没法干重活,最后可能只能乞讨为生。
不是所有的将士都是狄青,总得给普通士兵留条后路是不是?
他之前就和小金大腿说过这事儿,可惜他们俩琢磨了半晌也没琢磨出可行的法子。
大宋开国以来就是这样,百年来都没有变过,朝臣畏变如虎,动不动就是祖宗之法怎么怎么,军中之事只能由皇帝亲自开口,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
士兵地位低是朝中文臣乐见其成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允许士兵的地位有抬头的趋势。
() 难办,实在难办,所以还是交给官家头疼吧。
几个人在外面嘀嘀咕咕,不多时,沈仲元也凑过来和他们说话。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小诸葛也知道他们苏大人是什么性子,只要不惹他生气,平时的苏大人很好相处。
至于怎么样才能惹他生气,他暂时还没有发现。
公孙策的消息多源于朝堂,那里毕竟是个重要的流放之地,朝廷的相关卷宗很多,大部分开封府都有权调阅。
刺配沙门岛是死刑之下最重的罪,这种罪大部分都要三司会审才能定下,虽然三司不包括开封府,但是他们包大人判案的能力在那儿摆着,刑部有什么重要的案子也会请他前去参谋。
包大人都去了,他公孙策自然也不会闲着。
而沈仲元是个纯粹的江湖人,没有白玉堂的身家背景,也没有展昭的绝世武功,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全靠他那比旁人聪明的脑袋瓜。
在江湖上混消息灵通很重要,他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知道的事情自然比一般人多。
于是乎,苏大人就又听到了一个和公孙先生口中略有不同的沙门岛。
版本不同,大逃杀的内容也不太一样,不过这个沙门岛听上去比公孙先生口中的沙门岛好了一丢丢,至少有种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