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过了,能不能摆脱这样的命运就要看他们的表现和秦国的政策了。
押走战俘,秦军恢复原状,各自撤回堡寨等待下一波儿不开眼的胡人撞进口袋。
……
关塞浓烟滚滚,胡人嚎叫着爬上木梯,奋力的向关城上蹿,胡人用生命填平武器的差距靠近城墙。
水龙漫天喷射,只是喷出的不是水而是油脂,几只火把丢出,关城下一片火海,胡人凄厉的惨嚎着坠下木梯,此刻他们想到的更多是快点去死,
浓烟从城下升起,关城笼罩在黑雾之中,晚霞透过黑雾射出,宛若万道金光坠地,号角声急促的响起,掩映在震耳欲聋的战鼓声中。
良久后号角声褪去,战鼓停歇,关上关下各自停手,今天的战斗又结束了,血腥夹着浓烟刺鼻欲呕,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肉香。
观赏的士卒连日来都在吃素,看见肉食就会想吐,关城之下就是一座血肉磨盘,无情的吞噬着生命,人命贱如草芥。
相比胡人,秦军还是好多了,守城本就占优势,士卒的装具甲胄齐全,避免了很大伤亡,除了偶尔有个别不走运的被重兵器砸中,总体还是不错的,阵亡的比例至少是百比一,受伤的倒是不少,但都不严重,包一下又能提刀作战。
夜幕降临,关城上竖起一排反射灯,反射罩由白铜经过抛光拼接而成,光源是电石或者叫嘎石,碳化钙,加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点燃,经过加压喷射的气体亮度很高。
电石是无机化合物,可以将石灰石与焦炭放置在高温电炉中加热生成碳化钙,显然目前的秦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秦国的电石是在高炉中熔炼,既能提高炉温,还能产生煤气。
关城下被反射灯照的一片雪亮,宛若白昼,士卒们出城收敛胡人遗体,方法非常简单,架起柴堆放上遗体,一把火烧个干净,此时双方都会保持默契,秦军负责烧,胡人负责收,然后第二天继续制造尸体,重复焚烧。
生命真的很廉价,毫无作用的被消耗掉,只有当利益达到平衡这种无意义的战争才会中止。
新的一天来到了,太阳如约而至,将光明平均的挥洒在大地上,号角声又响起来了,匈奴人扛着木梯奔向城墙,昨天是林胡人进攻,今天轮到匈奴人了,林胡人站在匈奴人身后,看着匈奴人开始奔跑。
仔细看你会发现,林胡人眼中带着仇恨,嘴角也泛着笑意,他们的心中巴不得匈奴人全死光,都是这些匈奴人蛊惑,他们的族人死了无数,力量在不断的缩水。
战鼓声声,声声急迫,秦军士卒举起步枪瞄准,这样的动作已经四天了,今天是第五天,就像是在打活动靶,不同的是靶子倒下就再也不可能立起。
关城之上很快的便是硝烟弥漫,阵阵的火硝气味扑面而来,关城上两人一个垛口,一人射击另一人上弹,来回替换,胡人向麦田一样一浪一浪的倒伏。
后队的匈奴人前仆后继,继续往前冲,密集的人海战术,蚁附攻城,完全靠生命堆叠的胜利,秦军士卒躲在女墙后向着垛口外的匈奴人射击,匈奴人都是亡命之徒,这个真的不假,不论男女都能提刀抢劫杀人。
匈奴人冲的很快,比林胡人生猛多了,没多久便冲到城墙下将木梯靠上城墙,后面跟随的匈奴人拉开弓弦向城上抛射箭矢。
此时的垛口已经不能在露面开枪了,不然就成了靶子,至少要面临几只箭矢的攻击,士卒们贴着女墙站立,双手不停,手雷不要钱的向城下丢,都不用看,往下丢就是了。
手雷攻势见效极快,城下惨嚎声不断响起,运气好的还能凑巧炸断木梯,城上一排士卒站在垛口对面,头上是简易的木架,上面覆盖木板,士卒躲在下面躲避抛射的箭矢,举着步枪对准垛口,露头就是一枪。
蚁附攻城效率极低,至少要十倍于守军才有可能正面攻城,取得胜利,完全是不计代价的胜利,伤敌一百,自损一千,得不偿失。
历史上正面攻城胜利的一方往往都会伴随着屠城,完全是仇恨所致,但是得讲道理吧!谁规定了你攻城人家不能反抗,不能守城。
实际的历史中正面攻城战,鲜少有获胜的,多是用计获胜,冷兵器战争中,城墙就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不要命的人总是能躲过死亡,子弹,手雷都没能挡住前仆后继的匈奴人,很快的一个个梳着辫发的脑袋出现在垛口上,枪声次第响起,垛口上的脑袋消失,砸落匈奴人无数,城下又添几声惨叫。
秦军各自守着自己的位置,默不作声,只需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好了,手雷继续抛出,木架下的士卒一遍一遍的推弹上膛完成激发。
“准备!炸药包来了!张嘴!”
随着城上军官的喊话,士卒们立刻张开嘴巴,‘轰!轰!轰!’连串的爆炸声响起,气浪冲天而起,空气中满是硝烟味,耳朵嗡嗡作响。
城下一时安静下来,连惨嚎声都听不见了,如果嗡嗡声也算的话,女墙后的士卒大着胆子伸头看向垛口外,炸药包清理的很干净,满地都是倒伏的匈奴人,好吧!这一波儿的攻击算是过了,可以等下一波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