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075(3 / 6)

这次纪天明倒是没拦着,还让人准备了茶水和烧饼、窝窝头之类的食物,提供给干活的灾民。

他们虽然有意瞒着周嘉荣,可这么多的人参与,还是很快就走漏了风声。

刘青向周嘉荣汇报了此事。

周嘉荣听完后把纪天明叫来询问。

纪天明如实交代:“其实这是属下刻意引导刘老爷所致……”

他将那日的情形还有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

周嘉荣听完之后,沉默了一会儿:“你盯着,只建这一座,不要再弄了,不可废太多银子,驱使太多百姓。”

“殿下放心,属下全程盯着,不会出格的。”纪天明承诺道。

周嘉荣没再就这事多说什么,纪天明这么做也是为了他好,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他没有阻止的道理。武亲王杀良冒功都能极尽吹嘘,他实实在在做了事为何不能说?

比起建生祠这样的小事,周嘉荣更关心另外一件事:“如今已是九月了,天气转凉,今年西北气候是什么情况不得而知。去年匈奴人南下烧杀劫掠获得了不少好处,我担心今年他们会故技重施,边关若是再起战事,只怕情况会更糟。天明,江南这边的商队不少南来北往,若是有去西北的,你派人盯着,有什么情况及时通知我。”

纪天明知道此事的严重性。朝堂和百姓都以为去年匈奴被武亲王给打怕了,今年可安枕无忧,殊不知,匈奴人根本没多少损失,今年保不齐会卷土重来,这于大齐而言,无疑是场巨大的灾难。

“殿下,属下派人组一支商队,远赴西北一是行商赚钱,二则打探消息,殿下以为何?”

周嘉荣自然赞同:“你若派信得过的人去自是更好。”

他不能事事依靠穆家的信息,纪天明此举正好弥补了他在西北消息缺失的问题。

纪天明说:“那属下回去后便采购一些匈奴人喜欢的绢丝绸缎、茶叶、瓷器、盐等物,组成一支商队,尽快赶赴西北。”

“好,辛苦你了。”周嘉荣点头道。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纪天明才离开。

他一出了府衙,刘老爷便将他请了过去:“天明,衙门的人将你叫过去做什么?”

纪天明半真半假地说:“刘叔,是朝廷听说了咱们做的事,叫我过去问个话,荣亲王发话了,既然我们已经建了,那便算了,仅此一例,以后不得再建,并让我们一切从简!”

“好,幸亏当初听你的了。”刘老爷庆幸地说。转而又高兴了起来,仅此一例,那他们这个祠堂就是独一份的了,一定要好好建,哪怕小,建得简单,也要让荣亲王看到他们的诚意。

***

一晃七八日过去了,期间孙公公催促了好几次,功德碑总算是完工了。

周嘉荣带着人亲自将碑立了起来,此碑算不得雄伟壮观,只有一丈高,半丈宽,通体黑色,碑文上方第一排是三个虬劲有力的红色大字“功德碑”,下面还有一行字说明情况:兴德二十五年夏,江南连下四十五天大雨,太湖决堤,千里良田化为汪洋沼泽,百姓流离失所,城内外乡绅富户捐献白银五十六万两,布两千匹,粮四千石,协助朝廷赈灾,特立此碑,感念先辈恩德,勉励后人,饮水思源,弘扬善德!

接下来是一行行的名字,有熟悉的也有不认识的,每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份善举!

鞭炮声响起,碑成!

与功德碑相邻的是一座极小的生祠,占地七八个平方,只有北面一面墙,其他三面都是敞开的,没有墙,祠堂中央立着一尊泥像,跟周嘉荣有四五分相似。

建成这样是纪天明的意思,刘老爷他们其实都想多掏点银子弄好一些,是纪天明坚持这样就够了。

孙公公看着一个又一个的百姓,看完了功德碑,又去生祠前磕头上香,本来还很好奇的,但看到生祠的规模后,他沉默了。这样小的生祠尚不及老家族人给他立的生祠,未免太简陋了,若是旁人不说,他绝对想不到这是荣亲王的生祠。不过生祠虽小,但来往祭拜的百姓却非常多,络绎不绝,而且还排起了队。

相较于孙公公的不满,周嘉荣对这个祠堂倒是很满意。这样小,既达成了目的,又不用浪费人力物力,很好。

功德碑竣工之后,回京的日期也到了。

次日,周嘉荣一行带着中山王出城回京。

到底要回京城了,这次周嘉荣没再关着中山王。

中山王换回了锦衣华服,看也不看周嘉荣一眼径自上了马车。现在知道怕了,晚了!他被关这两个月的账迟早要算。

队伍出了苏州城,城外人头攒动,全是来送行的百姓,将官道两旁挤得水泄不通,送行的队伍一直蔓延到道路的尽头。刘青估摸着有数万人之众,带头的是地方官员和乡绅富商们。

徐达站了出来,拱手行礼道:“今日臣代表江南百姓送别殿下,愿殿下一路安康!”

人群中传来此起彼伏的“荣亲王”,有感性的百姓还当场落泪。

其场面完全不输当初武亲王回京时的规模,甚至比之更甚。尤其是孙承罡很清楚,为了给武亲王造势,当初能来那么多百姓,陛下私底下还做了些手脚。

但现在这些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