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珍惜,还是敷衍, 日子都是那样不急不缓, 四年过去,苏盈三人升入县一中。
就算高中的学习紧张起来,对他们三个来说, 也并不会觉得有多困难。
高一在认识新同学以及帮助经营家族生意的繁忙中度过,他们的工厂继续扩大, 从镇上开到县城,办公室也从县城开到市里,并且试图将生意扩展到省城去。
第二年夏天,高一毕业, 等待暑假之后升高二。
这时候家里的工厂以及外贸生意也进入一个新阶段。
虽然现在个体经济已经被允许十年, 但是保障个体经济合法权益还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而且到现在为止, 乡下绝大部分的个体户都是自家推着车子贩卖,很少有成规模的工厂和办公室。
OUR公司占着苏盈知道未来以及傅民友的人脉和胆大的先机, 才能有这样的规模。
除了乡下跨村的草编生意, 镇上的布娃娃、书包以及服装工厂,他们还发展了百货商场的业务, 在县城开办一个大家百货商场, 另外还在各乡镇开办了大家百货代销点, 有的自己直接经营,有的则是让人加盟。
因为有自己的运输队,百货加盟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不但可以从南方深圳、香港一些地方进各地紧俏的电子产品,同时在他们外贸出口业务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外国生意伙伴为学校医院等代理进口一些先进仪器。
另外苏盈三个带着一些招募来的年轻学生,归总了之前的娃娃童话、故事等开办了他们的文化办公室。一开始主营儿童文学,推出一系列动漫、童话、话本等,不但吸取传统动画的特色,还将未来一些可与当下结合的元素也利用起来,迅速掀起一股儿童文化的热潮,丰富了一代人的童年。
在此基础上,公司还通过省机关的人脉以及国外人脉关系,开办了第一家出国培训机构,做回了苏盈的老本行。
□□十年代的出国热,很多人认为外国是天堂,他们的月亮是圆的,美金是闪光的,他们绞尽脑汁要出国,哪怕是偷/渡也再所不惜。
出国以后很多都是去洗盘子或者做一些最基础的体力工作,没有尊严倍受歧视,可不管在国外多么落魄,总归那时候的国外赚钱要比国内容易,等回国以后摇身一变,就是风光的有钱人。
当然这些是幸运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不走运的,有些出国纯粹碰运气而无无亲朋可投靠,最后也可能客死他乡。
苏盈觉得自己既然知道后来的很多事情,她就应该做点什么,学点语言再出去总比张不开嘴好,去了国外有安全可靠的公司帮忙联系工作、学习、食宿,也能让他们有点底气,不至于出了国就两眼一抹黑。
在业务发展的同时自然也暴露一些方面的不足——缺大量可用的人才。
现在一些中专、大专、大学毕业生,毕业后都想着进国企或者机关单位,抱一个铁饭碗,他们很多人还是看不起个体户和私营经济,认为那是不体面的。
所以他们招收人才比招工困难得多。
目前招募的一些人才,基本都是通过李朝阳、徐知青以及其他人脉介绍来的考大学不成或者有才却不擅长考试而郁郁不得志的人。
苏盈觉得他们还应该广收并蓄,招募更多的人才,最好的办法就是跟更大的公司合作,比如一些大国企,或者一些有靠山的人开办的私营公司。
很快那家合适的公司就出出现,一个背靠国企好乘凉的叫新风的公司,他们对OUR公司也很感兴趣,年前就有业务往来,如今也有兴趣和OUR公司进行更亲密合作。
新风的老板邵辉提前跟傅民友打招呼要带人来工厂实地考察,原本说年后,只是因为有事耽搁,就拖下来。
暑假时间,苏盈、雪梅和长生三人要背着背包去旅游。
从初中开始,每年的暑假寒假,苏盈都会抽一些时间带着几个孩子出去旅游,见识祖国的大好河川。
毕竟现在的景色和二十年后的是完全不同的,在钢筋混凝土成型之前,景色还是非常婉丽自然的,不至于像后来一样让人有一种看模型的感觉。
出门的时候收音机和照相机是必备工具,走到哪里拍到哪里,顺便还能听广播,所以在外面的日子过得相当充实。
每次都是苏盈决定去哪里,长生负责查书做攻略买票护卫等,而雪梅则负责写文章以及游记,回来以后再整理成册,到时候投稿出版,或者把自己家的动漫人物放进来出新番。
按照苏盈的计划,每一次都是挑一条线路,然后慢慢地玩下去,到了差不多的距离,再换个地方,然后一路玩回来。
当然,初中的时候都是不出省的,毕竟也不能让大人担心。
今年苏盈想领着他们走远一点的,出省第一个目标自然是首都,以前他们跟着傅民友去过,但是也只是浮光掠影,类似到此一游的那种旅游,根本没什么用。
可惜买了票还没出发呢,就被傅民友打电话留住。
“盈盈,邵老板要来考察,你们别出远门啦,快回来帮忙。”
长生:“爸,我们不负责招待,你自己搞定。”
雪梅:“你咋跟爸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