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母看见徐庶突然来到许都,大惊道:“汝何故至此?”
徐庶将事情原委跟徐母说了一遍:“儿近于新野事刘豫州,因得母书,故星夜至此。”
徐母勃然大怒,拍案骂道:“你飘荡江湖数年,我以为你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当初也!你既是读书人,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你既事之,得其主矣。如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就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我有何面目与你相见。你玷辱祖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宗,空生于天地之间啊!”
说着,徐母骂得徐庶拜伏于地,让徐庶不敢仰视。
然后,徐母就自转入屏风后去了。
少顷,家人出报道:“老夫人自缢于梁间。”
徐庶慌入救时,徐母气已绝。他看见自己的母亲已死,哭绝于地,良久方苏醒。
曹操使人赍礼吊问,又亲往祭奠。
徐庶葬母柩于许昌之南原,居丧守墓。凡曹操所赐,他俱不接受。
此时,曹操欲商议南征。
荀彧谏言道:“丞相,天寒未可用兵。姑待春暖,方可长驱大进。”
曹操听了荀彧的话,便从之。他便引漳河之水作一池,名玄武池,于内教练水军,准备南征。
刘备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
这时,有人来报:“主公,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刘备惊讶地问道:“此莫非即卧龙?”
于是,刘备就整衣出迎。
外面。
刘备、关羽、张飞和罗技走了出来。他们视之,乃水镜先生司马徽也。
刘备看见了,大喜,请入后堂高坐。
刘备拜问道:“备自别仙颜,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
司马徽对刘备说道:“闻元直在此,特来一会。”
刘备对司马徽说道:“近因曹操囚其母,其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
司马徽对刘备说道:“此中曹操之计矣!我素闻徐母圣贤,虽为曹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其母必死!”
刘备听了司马徽的话,惊问其故。
司马徽回答道:“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
刘备对司马徽说道:“元直临行,向我推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
司马徽笑道:“元直要去,自去便了,何又惹诸葛亮出来,来呕心沥血呢?”
刘备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司马徽对刘备说道:“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道:‘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人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
刘备叹道:“奈何颍川之多贤!”
司马徽说道:“昔日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
此时,关羽在侧,听见司马徽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忍不住说道:“水镜先生,我虽不才,熟读《春秋》,那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是不是太过了?”
司马徽笑道:“以我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
关羽问道:“哪二人?”
司马徽说道:“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众人听了,都愕然。
司马徽下阶相辞要行,刘备留之不住。
司马徽出门,仰天大笑道:“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说罢。
司马徽飘然而去。
刘备叹道:“真乃隐居贤士也!”
第二天。
刘备同关羽、张飞和罗技来到隆中。他们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
有一个人作歌道:“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刘备闻歌,勒马唤农夫,问道:“此歌何人所作?”
那人答道:“此歌乃卧龙先生所作也。”
刘备问道:“卧龙先生住在何处?”
那农夫道:“自此山之南,一带岗,乃卧龙岗。岗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刘备谢之,策马前行。
不到数里,刘备、关羽、张飞和罗技遥望卧龙岗,果然清景异常。
刘备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有一童子出来问之。
刘备回答道:“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童子说道:“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刘备对那童子说道:“你只说刘备来访。”
那童子对刘备说道:“先生今早出去了。”
刘备问道:“何处去了?”
童子对刘备说道:“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
刘备问道:“先生几时归来?”
那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