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徐庶对刘备说道:“主公,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
刘备对徐庶说道:“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也不甘味。”
说到这里,他们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
只见诸将已于郭外安排筵席给徐庶饯行。刘备与徐庶并马出城,到长亭,下马相辞。
刘备举杯,对徐庶说道:“备分浅缘薄,不能与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
徐庶对刘备说道:“我才微智浅,深受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之故。纵使曹操相逼,庶也终身不设一计,现一谋。”
刘备对徐庶说道:“先生既去,刘备也将远遁山林矣。”
徐庶对刘备说道:“我之所以与使君共图王霸之业者,恃此方寸耳。今以老母之故,我方寸已乱矣。纵使在此,无益于事。使君令求高贤辅佐,共图大业,为何灰心如此?”
刘备悲伤地对徐庶说道:“天下高贤,无有出先生者。”
徐庶对刘备说道:“我樗栎庸材,何敢当此重誉。”
徐庶又看向诸将,对诸将说道:“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切勿效我之无始终也。”
诸将无不伤感。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
徐庶告辞道:“不劳使君远送,庶就此告别。”
刘备就马上执徐庶的手,对徐庶说道:“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
只见刘备泪如雨下,徐庶也是泪如雨下。
然后,徐庶和从者骑着马,离开了。刘备立马于林畔,目送着徐庶乘马与从者匆匆而去,伤心不已。
刘备哭道:“元直去矣。我将奈何?”
说着,刘备凝泪而望,却被一片树林隔断。
刘备以鞭指着那片树林,说道:“我欲尽伐此处树木。”
众人问何故。
刘备对众人说道:“因阻我望元直之目也。”
正望间,刘备看见徐庶拍马而回。
刘备看见了,很开心,问道:“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去许都?”
刘备欣然拍马,向前迎之。
刘备问道:“先生此回,必有主意。”
徐庶勒马,对刘备说道:“我因心绪如麻,忘却一件事情。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刘备对徐庶说道:“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
徐庶对刘备说道:“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刘备问徐庶:“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
徐庶对刘备说道:“以我比之,犹如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我观之,管仲、乐毅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刘备听了,大喜道:“愿闻此人姓名。”
徐庶对刘备说道:“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他便从其叔诸葛玄。诸葛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此前往依之,就搬家于襄阳。后来,诸葛玄卒,他与其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岗,名卧龙岗,因自号为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
刘备对徐庶说道:“昔日水镜先生曾为备言:‘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今所云莫非即卧龙、凤雏乎?”
徐庶对刘备说道:“凤雏乃襄阳庞统也。卧龙正是诸葛孔明。”
刘备踊跃道:“今日方知卧龙、凤雏之语。何期大贤只在目前!非先生言,备有眼如盲也!”
徐庶荐了孔明,再别刘备,策马而去。
刘备闻徐庶之语,方悟司马徽之言,似醉方醒,如梦初觉。他引众将回至新野,便具厚币,同关羽、张飞和罗技前去南阳请诸葛亮。
徐庶既别刘备,感其留恋之情,恐诸葛亮不肯出山辅之,就乘马直至卧龙岗下,入草庐见诸葛亮。
诸葛亮看见了徐庶来此,便问其来意。
徐庶对诸葛亮说道:“我本欲事刘豫州,怎奈老母为曹操所囚,驰书来召,只得舍之而往。临行时,将公荐与刘豫州。刘豫州即日将来奉谒,望公勿推阻,即展平生之大才以辅之,幸甚!”
诸葛亮闻言,作色道:“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呢?”
说罢。
诸葛亮就拂袖而入。徐庶羞惭而退,上马趱程,赴许昌见自己的母亲。
徐庶来到了许昌,便去见曹操。
曹操知徐庶已到,就命荀彧、程昱等一班谋士前往迎之。徐庶入相府拜见曹操。
曹操问徐庶:“公乃高明之士,何故屈身而事刘备?”
徐庶回答道:“我幼时逃难,流落江湖。偶至新野,就与刘豫州交厚。老母在此,幸蒙慈念,不胜愧感。”
曹操对徐庶说道:“公今至此,正可晨昏侍奉令堂,我也得听清诲矣。”
徐庶拜谢而出。他急往见其母,哭泣着拜于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