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第五十二章 出卷(2 / 3)

一朝砚遇 扇坠子 2588 字 2022-05-23

芳,后又拜入法家门下。在这个以人情治国的世道,他提倡以“法纪治国”,在燕京坐馆多年,经常开堂宣讲,积累了不小名望。

此人颇多智谋,又通情达理,所以舍友赵丰德心情不顺时,就爱拉上他喝酒。

泥封的汾酒一拍开,酒香四溢,清气涤人。

赵丰德几杯酒入喉,打开了话匣子:“无缺兄,都说三十而立,我已三十五六了却还一事无成。家中上有偏瘫老母亲,下有三个半大小子,一家人跟着我勉强有片瓦遮顶,混个温饱。别看我整日待在馆中,那是我没脸回去,家里全丢给了你弟妹操劳,哎……世人都说这考馆难,殊不知考上了后日子也难熬,我算是看明白了,学富五车有什么用,都是将将混日子,真不知有什么盼头?”

听话听音,坐在对面的曹满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眼前不就有个盼头吗?”

赵丰德有了一分醉意,摇头叹道:“无缺兄怎的也信起那种没有实据的消息了?涿县县令是老侯爷一个表叔的侄孙,勉强论起来还能叫咱们侯爷一声表弟,再看那县丞和县尉也是七竿八杆的姻亲,底下人更是指着吃饭的徒子徒孙,这样的机会就是轮上了也难逃被排挤的下场。且你看馆中人才济济,若论资排辈,怎么也轮不到我,倒是你争取一二,还有望再进一步。”

“以崔侯脾性,若是消息有假,没几日就会被辟谣,”曹满意味深长道,“但你看这回声嚣尘上,也没见崔侯制止。”

赵丰德打了个激灵,其实他心里也猜到几分。只是他长于一笔行书字体,别的本事不多,这样的好事自然是轮不上他的,这才借酒浇愁。

不过崔侯毕竟是在中原“举才为官”的新政威胁下,迈出了试行一步,谁知往后会有什么革新呢?

一时明知自己此次无望,赵丰德也不免心生向往。

孰料隔日,一则更匪夷所思的消息在馆中悄然流传——崔侯有意让四方馆一施抱负,此次将空出涿县全境大小百多个官位,拟在馆中择优取才!

这个消息太过震惊,人心沸腾,一个个奔走打探,屁股底下如生了疮根本坐不住了。

赵丰德今日分到监考,心里长草了似的,一整天都在走神,好不容易熬到落馆即刻跑去找曹满。到了一看,曹满院子里已站着十几个人,均在议论此事。

就连屋里也围着七八人,有老有少,都是曹满一门的熟面孔。

“曹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侯爷行事怎会如此鲁莽,贸然置换一县属吏,岂不是令治下大乱?”

“新官不识民吏,民吏不识上官,政令不通,上下失和,过后留下一地鸡毛,侯爷怕是要难逃天下人非议!”

曹满夹皱着浓眉,鼻翼微缩,神情有些严肃。他自听闻这则消息,这一整天都是这个表情。

他想了一天,此刻缓缓道:“此事有诈。侯爷若真要取才更替,必要稳妥着来,他岂能不知此事会伤害涿县诸人利益,更会叫乱命留人口实。这其中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能凭真本事成为千里挑一的馆才,自然不会是庸陋之辈。众人皆是想到了这一层,只是这里面不知道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如此大张旗鼓,四方馆若受命上任便隐然是与崔氏一拨人对立,过后该如何收场?

崔侯在治军上是锐意进取之人,但为政上这几年并无太多动作,还是以遵循旧制为主。莫非是迫于咸阳的压力,病急乱投医出了昏招?

“时间不等人,现在外边到处都在打探消息,我们该如何是好?曹公,君无戏言,这难得的机会就在眼前,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把握住啊!”

“可既知其中有内情,贸然凑上前去,会不会反受牵累?”

“侯爷可与之商议的也只有大司徒府上,不如派个人去大司徒那里探探口风?”

众人七嘴八舌,但有一点均无异议,那便是要多多打探消息,知道的越多越有利,只是去找谁打听才管用?

崔侯挑起的这番动静,定然是受了身边之人的影响,曹满就把崔岑这半年来的行程想了一路。想到他元月过后就启程南下,身边跟随之人是钟意、林敢、李雷、崔守仁、崔升平,取道荆南,夹击郓州,船渡蓬阳,回程之时还是这几人……不对!郓州并未依计蚕食夺取,且回程时,队伍里还多了顶花轿。

林敢三位将军与崔升平,均是性情稳重之人,从未听说他们在政务上有所建言。侯爷回燕后虽与大司徒、各州郡守有过会晤,但此番动议全然不似司徒府议曹的以往行事风格……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

在郓州时发生了什么,侯爷为何会改变主意?

曹满越想越是心惊,但是新的难题也来了,这位沈女君深居内宅,该怎么去找她讨教?

……

这日午后艳阳高挂,风也焉焉的。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树上虫鸣时断时续,侍女们都躲在屋檐下休憩,或是遮着扇子打盹。

吴娘和阿桃两人一头热汗从外边回来,还没等走近堂屋,廊下的小莲迎上来做了个“轻声”的手势。

吴娘便知屋里有客人了。

屋里东次间,郑盈正坐在玉席垫上,与沈砚分盏饮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