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出游回来后,陈晏君继续开始自己读书学习的生活。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陈晏君也努力认真的读书学习,就这样陈晏君在乙班学习了一年多。
这一年多以来,陈晏君《四书五经》的学习理解深度虽然不及文人大儒,但想来通过秀才考试应是不难。
至于《明算》那更是出类拔萃,令整个乙班学子们望尘莫及,甚至偶尔周夫子也要问他算学题目。
真就如同现代考研导师张某某老师所说的那样,数学会的是真会,不会的是真不会,考试时只能写个解字,而在古代也只能写个答字了。
比如乙班的赵聪就是这样,他《四书五经》学得不错,偶尔陈晏君还要向其请教一些问题,当然大部分都是他问陈晏君。《明法》学得也很好,法律条文信手拈来,案例分析题做得是头头是道,陈晏君认为他都可以去断案了,吟诗作对对他来说更是不在话下。
但是就唯独这《明算》他学得是一塌糊涂,在乙班倒数,即使陈晏君帮其补习,也只是到达能看的地步罢了,可谓是严重偏科了。
这也让陈晏君想到现代时候的一个同学,他英语每次都能考140分以上,语文成绩每次更是高达130分以上,政治、历史和地理成绩加起来也能达到280分,也就偏偏是数学每次只考十几分,偶尔还考个位数,这让数学老师一度以为她对自己有意见。
事实上,她对数学老师没有意见,只是对数学不开窍,无论换哪个数学老师或者请再多优秀的补习老师都没有用。如果他数学能学好就是清华北大的苗子,但是她数学就是没学好,据说高考也只是考了十几分,考了一个普通一本。(普通一本已经很不错了,这是小说,不是现实,读者宝宝们可别当真)
陈晏君原本对其很不理解,怎么会考得这么差呢。直到他学习了作诗之后,他就突然明白好像确实能够考得那么差,幸亏自己偏的科目不考。
还有幸好古代算学难度只是小学数学水平,否则依据赵聪的学习算学的能力估计考试无望。作为同窗,陈晏君还是希望赵聪以后能有所作为的,而不是因为算学导致其科举折戟沉沙的。
陈晏君的《明法》学习的也是不错,他现在真正明白了,古代和现代社会条件不同,不能拿现代的观点来判断古代的事情,存在即合理,古代的法律是合乎当时的社会情况的。
明白这一点,陈晏君如同武侠小说中的主角一样,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学习成绩那是有“一日千里”进步神速,甚至连周夫子都感叹他进步飞快,还询问他有什么窍门。
陈晏君哪里有什么窍门,只是想通了罢了,只能对周夫子说自己是突然领悟到了学习《明法》的乐趣。
当然,周夫子也只是随口一问,听到他这么回答,也只是感叹一句成绩进步是好事啊,能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更是好啊,不再将读书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而后也没有再深究。
就这样,陈晏君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最近的一次升班考试,打破了私塾最快的一次升班记录,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从乙班升入了甲班,令其他学子望尘莫及,深感敬佩。
对了,这里还要提一句,赵聪也通过了升班考试,他也将与陈晏君去甲班当同窗。至于王富贵,虽然嘴上说着好好学习,也向陈晏君做了保证,但是还是像以前一样我行我素,所以即使报名了升班考试也还是没有通过,现在还继续在丙班学习。
陈晏君得知自己通过升班考试的当天就向王夫子请了一天假,因为陈晏君五姐明天就要出嫁,他要去送五姐出嫁。
其实,五姐陈菲只是陈晏君大伯父大伯母的三女儿,陈晏君的隔房堂姐,按理说隔房堂姐成亲,隔房堂弟因为读书而不请假参加婚礼是不会有人多嘴说什么的。
但是陈晏君对几个姐姐一视同仁,都当成亲姐对待,所以无论哪个姐姐成亲,他都会去送其出嫁,这也让陈晏君的大伯父大伯母和二伯父二伯母很是感动,觉得没有白疼这个侄子,是个感恩的,因此家里更加和睦团结了。
请完假的当天陈晏君就和其父母姐姐就赶往陈家村了。
陈晏君的五姐夫是何许人也你,就是县城最大的酒楼香鼎楼掌柜的独子郑言书。这香鼎楼的掌柜妻子早逝,留下了一个儿子郑言书,他独自一人将儿子抚养长大。
香鼎楼掌柜的为什么不娶续弦,是因为他怕儿子有了后娘会受委屈,毕竟人们常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虽然他现在能保证不会委屈儿子,做一个“后爹”。
但是难保以后续娶后,有了其他孩子,在新娶妻子的耳边风下,偏心新娶妻子的孩子。同时他也害怕自己因为对早逝妻子的怀念而忽视新娶妻子,冷待新娶妻子生的孩子。
因此,即使不断有人说亲甚至其中不乏清白大姑娘,毕竟作为香鼎楼的掌柜,还是很有钱的,所以即使他妻子早逝还有一个儿子仍然还有很多人家愿意嫁女儿,但他也一直坚持没有娶续弦。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