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样,然后提笔开始写方子,安慰道:“小姐此番高烧未伤及根基,等退了热好生养着就没事了,到不必苛责饮食。”
这么小的娃能吃啥吃啥,多吃点,看看都给养成什么样了?真是作孽呦!
见女儿性命保住了,贾代善也有心开始查个究竟了,他毕竟是这府里名正言顺的大家长,很快这三年的事情就送到了他的面前。
薄薄的一页纸看的贾代善那叫一个怒发冲冠,当即就气势冲冲的朝正院里去了。
正院里早就得到贾代善进府消息的贾史氏同样很纳闷,在得知贾代善被老嬷嬷领着去见了那丫头的时候贾史氏脸色就开始不好,比贾史氏脸上更差的是郑嬷嬷。
她私下命人做了什么她自是清楚,那些个人被调走少不了她的手笔。
与此同时贾政院子里的贾王氏也收到了消息,脸色同样极为难看,若说郑嬷嬷只是把人调走,那院子里的用度却是几乎全被她扣了下来。
她虽出生王家,但她的嫁妆并不丰厚,王家对女儿的教养极为浅薄,陪嫁的东西自然也不如何丰厚,本以为嫁进国公府必然是来享福了。
可谁知上有婆婆死死的攥着府里的银钱,还有手握实权的大嫂,大嫂更是嫁进来一年就生了儿子站稳了跟脚。
她每月不过拿着固定的月钱,多的东西的一点都没有,好在婆婆不喜大嫂,硬是从大嫂手中分了一部分管家权给她,她这才有了机会。
采买账册什么的不在她手上,她也不敢在这上面动手脚,唯一能动的便是二小姐的月例。
她眼红于大小姐贾敏在府里的金尊玉贵,虽是嫂子但是她大字不识为人粗俗,不得贾政的欢心,也被贾敏看不起,认为她配不上读书人的贾政。
实际上贾敏并没有对贾王氏说过任何坏话,一切都是贾王氏在自卑之下的肆意歪曲。
贾史氏定下的规矩媳妇不得上桌吃饭,所以作为嫂子她要伺候婆母和小姑子用饭,贾敏自己用着也觉得尴尬,但这是贾史氏定下的规矩,作为女儿她并不能提出意见。
其他的事更是没有影的事情,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儿哪里能说兄长的家事,但凡她开了这个口那她这么多年的规矩也是白学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动不了贾母心肝儿大小姐贾敏的贾王氏,目光瞄向了府里几乎无人敢提的二小姐。
作为贾府的嫡出女儿,每月的月钱有10两,再加上每季的衣服布料,炭火等等的份例,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于是胆大包天的贾王氏就在这上面动起了心思。
在第一次扣下来之后发觉无人反应之后她的胆子便越来越大,到如今属于二小姐的全部份例直接就全部进了贾王氏的口袋,一丝都不曾送过去。
贾史氏从交出管家权就一心休养身体,半点不过问府中的事物,至于那个被柳道婆判定与她相克的女儿,她肯看在生下她的份上养在府里就已经是恩赐了。
至于活得好不好,能不能活下去,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了,她如今养好自己就已经费尽了全部精力。
三年时间贾史氏几乎全部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除了期间为了防止府里张氏一家独大,聘了王家的嫡女给她的政儿为妻,分了府里一部分管家权。
除此之外她并没有过问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