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南方难民北送(1 / 2)

南方各省押送难民的队伍是经过安右道前往安江道的。

而他们的粮食是由当地的官员摊派给商贾,逼迫他们出力输送的,他们不敢不从,只能自掏腰包跑这一路。

结果这些队伍到达安右道首府首情县时,发现本地治安良好,商业发达、城内繁华,还啧啧称赞不愧是安右道一省首府。

然后他们进了冕州,开始一路开眼。

延寿教在主干道上15里一个的巡逻休息站免费提供水给路人喝,还提供草料。

押送难民的兵丁以及输送粮食的商贾一开始都以为是收费的茶摊,没人想过去喝口水。

结果巡逻休息站主动过来说可以提供煮过的凉水,草料虽然不多,也不可能让商贾的驮马吃饱,但是每只牲畜都能吃到一口。

除了草料甚至有豆粕卖,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花钱买豆粕给自己的牲畜吃。

然后这些人把草料和豆粕送给了商贾的驮马吃,因为他们是替难民运粮食。

商贾指着寿字旗问他们是县里的衙役胥吏,这是本地知县的善政?知县名里有寿字?

然后他们就知道了原来这是本地教派的善政,让路人可以有个喝水歇息的地方,而这些守着休息站的教徒还会巡逻,震慑不法。

商贾们一开始还觉得这是什么延寿教做做样子用于拉拢民心的做派。嘴上称赞心里不以为然。

然后他们一路走,一路看到这样的寿字旗巡逻休息站。

一两个摊子是做样子,可是一路几十个免费提供饮水和草料的摊子呢?

这些摊子只要见到他们是运送难民,就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兵丁和商贾们还不止一次看到这些教徒主动给难民治伤。哪怕只是用清水清洗一下伤口,然后敷上一点草药。

难民们从麻木,到动容,再到期盼着看到那面寿字旗。

跌入低谷的人,会想要抓住一切能拉住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一根不起眼的稻草。

难民们都知道自己要去安江道,而安江道的旱灾早就传遍全国。他们去安江道能有什么活路呢?

上面的人说得好听,说去安江道分田地,可是肚子饿了吃什么,粮种在哪里,难道用手刨地吗?有了田地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要饿死。

可他们没得选,只能像之前逃难时那样继续迷茫地往前走,幻想着前方总有路,到了地方总能想到办法。

每天都有人撑不下去死去,实在走不动的就被丢弃在路边,是死是活就看他们的运气了。

可是自从进了冕州,再没有人倒毙在路边。

因为当难民们麻木地看着又一个人被丢到路边等死,自己继续迈步往前走一阵之后。

他们意外地看到延寿教巡逻队发现了路边等死的人,将他装上马车载往县城医治。

马车超过了移动缓慢的难民们,他们看着马车上紧闭双眼的难民,有种这个人说不定今后会活得比自己还长的想法。

冕州的人衣着虽然难免破旧,但都整整齐齐。就算是路边经过的村民,脸上也不见凄苦之色,见到这支押送队伍也不是远远地躲开,还敢上来问两句。

兵丁和商贾们意外于他们的表现,问他们怎么不怕。因为他们在别的地方行路时,要么有人朝这支难民队伍砸石头发泄他们无处发泄的恨。

要么就是远远躲开,生怕这是什么抓丁的队伍,要是过去怕是要把自己都抓起来。

他们不止见过一次牵着牛的农人,宁可牵着牛踩着冬播的青苗从田里逃走,也不愿意和他们保持在百米距离内。

冕州的村民们的答案只有一个:延寿教都放你们进来了,你们肯定不是坏的。

但如果反着想,要是延寿教不许,这些村民也会默认这些进来的人不是好人。会一起齐心协力把人赶出去。

这就是冕州的现状,官府在民间的威信并不比延寿教高。而论信任,所有人都觉得延寿教比官府还值得信任。

延寿教,延寿教,还是延寿教。

押送队伍里的人,不论兵丁、商贾还是难民,凡是走过冕州的,没有一个人不对延寿教印象深刻。

有些稍微聪明些的难民,在靠近巡逻休息点时假装实在走不动了,然后被抛在路边,等着延寿教的人来救。

他们聪明地发现自己就算不去安江道,在冕州可能活路更大,可以也加入这个延寿教嘛。

看他们的样子,穿得好吃得好,这可比去安江道领几亩荒了的田地强。

有人带头就有人效仿,还没进安江道呢,一些难民倒是先进延寿教了。当然,他们不知道,就算他们去了安江道,大概率也是进延寿教。

因为他们想的没错,离开冕州之后,被送到安江道的难民们和接收他们的知县面面相觑。

然后他们发现押送他们的士兵轰地跑了,那些一路运粮的商贾也调头就溜,他们车上剩下的粮食还能够他们一路吃回去。

他们已经看得出来这里是一片死地,如果再继续逗留,等难民们反应过来,车上的粮食留不住,就连牲畜都要被抢下来宰了填肚子。

安江道的知县连衙役都没两个,愿意来这种地方当官的,都是候补了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