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成怎么样?”隆盛帝心心念念的可不正是这个?闻言顿时喜动颜色。
“父皇和陈大人这些日子也派人去了京郊一带吧?”舜华脸上笑容也是收都收不住, “应该也瞧见了地里的长势,昨儿个,农庄管事过来回禀, 说是庄上收成较之上一年又有增收……”
说到这个, 舜华就骄傲无比——
如果说上一年, 姚家农庄的粮食会有那样的奇迹, 更多的靠的是舜华灵泉水对那些粮食种子的滋养,那今年增产就主要是四哥姚子冉的种植方法之功了。
而之前总结出的种植方法, 早在姚子冉升任农事司最高长官时,就刊印发布整个大楚。
换句话说,即便庄内种子有限不能推广到整个大楚的情形下,单靠姚子冉摸索出的农事规律, 就能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
本来只是因为这个,舜华可也不敢就对整个大楚的收成打下包票, 偏是上一世狄国求助的事也发生过。
可整个朝野都反对之下,隆盛帝到底是拒了这件事。结果谁知道, 包括这场夏收在内, 一直到秋收, 还有来年的夏收,大楚接连三季大丰收之下, 旧有的存粮堆积到库房中,管理不善之下,竟是直接发了霉。
彼时舜华已经身死, 魂魄在那手镯里存身, 时不时就会听见已经中了状元并投靠了萧玦的秦敬云感慨,说要是当初,答应了狄国的请求该多好, 不但那些粮食不会浪费,后续一系列作死的事件应该也可以有所控制……
也就是说,一直到明年水灾之前,大楚都是风调雨顺,再有姚家农庄传出去的那些种子,今年依旧大丰收之下,冬日播种时,差不多就能推广到整个大楚,那明年的收成将会更为可观。
种种原因之下,当然没有比今年就把旧粮高价卖给狄国更合适的事情了。
“竟然比上一年的产量还要高?”虽然已经料到这一点,可听舜华亲口说出来,隆盛帝的喜悦依旧是快要溢出来似的。
“嗯,而且不止这个,附近农庄用了改良种子的,收成也全都提了五成不止……”
匆匆忙忙回来参加了自己的婚礼后,四哥就又踏上了去勘察地形总结种植粮食规律的征程。
想要见到四哥表达感激之情,京畿附近凡是得了姚家种子的,可不全都排着队到农庄那里等候?
农庄管事先是去了侯府,又被爹娘送到自己这儿来,一同送过来的,还有农户们精心挑选的粮食……
舜华也都看了,果然粒粒浑圆饱满。
“那是用了改良种子的夏粮,”一旁静静听着的陈靖安明显就有些发急,终于忍不住插口道——
一直把粮食作为头等大事,陈靖安可不也对用了改良种子的农户关心的紧?
身为堂堂户部尚书,陈靖安已经连着几日顶着炎炎烈日亲自到田间地头,更是无比激动的和百姓一起分享了粮食大面积增产后,丰收的喜悦。
只是京畿一带,犹如沧海一粟,才占了大楚土地的多少?
就是用了姚家种子的土地全都增产,相较于整个大楚而言,依旧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甚至说,为了怕隆盛帝被京畿丰收误导,陈靖安还特意把这件事给压了下来,省得皇上激动之下,一意孤行。
却不想,竟然被六王妃当众挑破,一时就有些不舒服,疑心姚家那边是不是担心不能得到该有的赏赐,故意这般啊。
天可怜见,他其实已经拟好了折子,就等着打发走狄国特使后,就给姚子冉请功的。
这么想着,叹了口气,瞧着舜华的神情就带了些求饶的意味:
“王妃说的都是事实,下面人已经报了上来,但凡用了姚家良种的农户,收成平均增长五成,这些种子真是能让北方百姓普遍种植,最起码北方仓廪,无论公私,都能俱得丰实。下官替天下苍生,谢过姚县君,谢过小姚大人……”
说着,就要施礼,慌得舜华忙侧身闪开,摆手道:
“陈大人莫要折杀我了。我也好,四哥也罢,能做的有限,若非父皇全力支持,各部从旁协助,另外老天成全,也不会有今日硕果累累……”
“是啊。”陈靖安顺着舜华的话道,“想要国富民安,一赖圣君,二要仰仗上苍,二者缺一不可。”
说着看向隆盛帝,神情恳切:
“皇上自然是圣君,可都说天意不可测,老天要怎样,实在不是人力所能及,前年东部大旱,去年西南水灾,据微臣所知,户部存粮,委实有限……老臣明白,皇上一心都是为了大楚国民,可狄国这事,实在太过冒险,这一则,北方小麦,用了姚家粮种的,不过区区数千亩;二吗,小麦之外,还有南方稻米,收成到底如何,也未可知,老臣恳请皇上,万不可急一时之功利,而置天下苍生于不顾……”
陈靖安这话,还真是老成谋国之语,隆盛帝虽然已经从舜华的言语中猜出来,他怕是要心想事成,可这样怪力乱神的话,也不好说给陈靖安这个老古板听。
当下沉吟片刻,挥了挥手:
“你们先去旁边喝茶,小六和你媳妇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