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 戚恪突然请辞世子爵位,无异于当头给了承恩公一闷棍。
一个因德行不堪,被废黜的世子, 与一个毫无错处, 自己请辞的世子, 这是完全不同的。
戚恪主动提到请辞爵位,这让承恩公无比地被动。
毕竟,就算是如今承恩公再往戚恪的头上泼脏水, 那也有些晚了。
晚了一步, 还怎么泼脏水呢?
哪怕承恩公如今嘴硬,硬说戚恪是自己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因此没有脸继续做世子,因此请辞,可这样的说法,在承恩公即将将戚二老爷的一个外室子给捧起来接替世子之位上就完全站不住脚。
一个世子爵位, 是英姿勃勃的军中少年更合适,还是一个年幼的, 出身极差的外室子能够胜任?
宁愿捧一个外室子上来, 也要将前头的嫡子置于死地。
这如果闹得厉害了, 还不够承恩公府门楣丢的脸。
因此, 当戚恪请辞了世子之位, 承恩公知道以后勃然大怒。
如果他不给戚恪安一个罪名,由着戚恪就这样轻飘飘地辞去世子爵位, 那往后, 当他将二房外室出身的侄儿给扶起来做世子,眼明的人一看就知道,这必然是他偏心, 一心一意就想废了儿子了……不然,就算是戚恪请辞,那为什么不请封三房,戚三老爷的儿子呢?
好歹戚三老爷的那个还是嫡子。
三房的嫡子不要,反而去捧起二房的外室子,这让人心里不犯嘀咕?
一旦承恩公与二房一意孤行,那就会让人非议说,二房这外室子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而且,也会引来戚家三房的不满。
凭什么要重新立世子,不能是三房嫡子呢?
一个主动请辞,却让承恩公陷于被动不说,还可能会离间承恩公兄弟三人的情分,这么毒辣,把承恩公给气得半死。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世上竟然还有不贪恋爵位,主动请辞的傻瓜。
可眼下,当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戚恪都已经回了戚颜的郡主府,兴致勃勃地跟戚颜说军中的一些事了。
“如今军营里都极照应我,姐姐不必担心,我好着呢。”
他对陪坐在一旁的魏王并没有横眉立目。
相反,对魏王依旧亲切。
甚至在戚颜的面前,他还在努力地给魏王说好话,对戚颜继续说道,“王爷对我也处处关照,还与我郑重地说了,对姐姐是一心一意。我深受感动。”
别管当魏王表露出真面目的时候心中如何惊怒,可戚恪眼下却是一个极善解人意的小舅子。
见戚颜含笑看着自己,目光柔和,他便忍不住笑着说道,“且王爷不顾凶险杀了金环,那样护着姐姐,我心里觉得放心极了。”
他的确对魏王曾经对戚颜心怀不轨生怒。
可就算是心里不自在,也绝对不会在魏王的面前表露出来,引起魏王的不满,坏了戚颜与魏王之间的情分。
为了姐姐的幸福,他一定是极为体贴的好弟弟。
只要爱重他姐姐,对她好,他为什么还要做其他的事呢?
当然,这是面对魏王。
如果是面对皇帝……戚恪就不会那么客气了。
想想恬不知耻的皇帝在自己的面前说的那些话,戚恪俊俏的脸微微沉了沉,便对戚颜说道,“我今日进宫见了陛下,说要辞去世子之位,我瞧着陛下不像是不愿意。可还虚情假意地挽留我,真是可笑!”
因戚颜的事,戚恪对皇帝心里有心结,皇帝难道对戚恪就没有心结了不成?
他大婚,戚恪作为承恩公世子人影都不见,摆明了心怀愤懑,皇帝能高兴才怪。
只是碍于戚颜,皇帝到底没敢好意思说什么。
可如今,戚恪自己请辞爵位,皇帝觉得高兴极了。
他可不管承恩公府谁继承爵位。
只要继承爵位的不是一个跟自己有心结的人就行。
就如淮王。
因皇帝知道自己夺了戚鸾,与淮王有了心结,因此哪怕戚太后三番两次地跟他说要与淮王重修旧好,哪怕淮王看起来也没有心怀怨恨,可如今皇帝对淮王已经疏远万分。
宁愿信重魏王,也不肯与淮王缓和……皇帝这般小心眼也不是一日两日,因此,当戚恪说要请辞,他特别高兴。
可还得装出惋惜的样子,挽留一番。
如果不是因戚恪与戚颜一母同胞,如今皇帝还需要戚颜拢着魏王,皇帝早就一口答应下来了。
可虽然没有答应,戚恪进宫请辞爵位的事这么快就传遍了京都,就是皇帝默许的结果。
传遍了京都,人尽皆知,那戚恪就不好反悔了不是?
皇帝为自己的小心机感到满意。
就是不知道本就谋划要废了戚恪的戚太后兄妹们知道背后还有皇帝这猪队友添乱会不会盛怒了。
不过不是说过了么,戚太后最近经常盛怒,戚颜都没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