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虽说是宁国府的管家奶奶, 但辈分和王熙凤、三春她们是一样的,逢年过节两家有什么重要活动举办, 尤氏也是和众姊妹一起说笑,时隔多年再见,原本并不算十分亲近的两人也多了几分亲近。
探春转头看了她一眼,终于抬脚走进屋里,同时不动声色的将视线扫过屋内众人。
贾母依旧是在上首,只是头发不知何时变得花白,神态也多了疲倦, 不再是当年那个精神十足的老太太。见到孙女进门她伸出手似乎想要拉一下,但不知想到什么, 把手又收回去。
她两侧是两个陌生年轻妇人, 挺着大小不一的肚子, 约莫就是尤氏提到的贾环媳妇和贾琮媳妇了。
往下瞧是邢夫人, 她倒是看起来和当年没什么两样。
与之相比, 王夫人明显老了许多,就连脸上的皱纹都更加明显, 身上半新不旧的衣裳也不知是哪年做的。
男人们大约是在屏风后或者在偏室里,等着传唤才能过来, 却没见到李纨。
两步路的功夫扫视一圈,探春根据众人的神态动作,对家中境况有了隐隐猜测, 收回视线正好走到贾母跟前,松开扶着的丫头,撩起衣摆。
“孙女拜见老祖宗。”
“好孩子,快起来。”探春本就是三春中贾母最喜欢的一个,以往有什么重要场合都是带着她出席, 偏巧三个孙女中回来的也是她,时隔多年再见,贾母略显浑浊的眼睛微微湿润。
“回京几日了?既然嫁了人就是他人妇,很不该着急回来。”
“老祖宗多虑了,孙女已经回京数日,那边的事情都料理清楚了。今日回来,公公是知道的,还特意嘱咐我给老祖宗问好,等晚些我家那口子来接,还要给老祖宗磕头呢。”
“都知道?那就好。”
别人都盼着探春赶紧回来给贾家增光添彩,只有贾母想着不能让她惹得公公不快。
探春磕过头起身,又和贾母说了几句话才给邢夫人、王夫人问好。
邢夫人还罢,她原本也没期盼着指望别人,王夫人却是露出从未有过的亲热笑容:“我的儿你可算回来了,离京这么些年,家里人都想念得很。”
想念是真是假暂且不论,只这一句话,就表现出她与贾母的不同心思。
探春本就聪明,以前是要仰人鼻息没办法,如今脱离了受制于人的境况,听见这话就笑了:“多谢母亲记挂,既然嫁为人妇,自然要为夫家分忧,不能在母亲跟前尽孝,还望母亲见谅。”
说完她福身告罪,然后就到贾母身边去,边与贾母说话边关怀贾琮媳妇和贾环媳妇,可事关贾琮、贾环却是一字不提。
当年在荣国府管家时,她为了树立威信可以直接拿贾环开刀立威,免去他每年买笔墨点心的银子,到如今她已是掌管高家多年的少奶奶,在把控人心这方面比之当年更拿手许多。
她不着急,自有别人着急。
贾环是她的亲兄弟,她连贾环都不提,如何引出贾宝玉?众兄弟姊妹都不是幼时,没人提起怎么把他们叫进来?不叫进来,怎么好提让她帮贾宝玉在高家说话?
王夫人初时还能坐得住,可等了半晌探春也没有问起众兄弟的意思,时间又一点一点过去,慢慢地就坐不住了。
“三姑娘多年不曾回来,与家里的兄弟们许久未见,想必也是思念的,叫他们都进来见见吧。”
“对了,险些忘了。”探春抬手捂着嘴,露出几分羞怯。“光顾着和老祖宗说话,险些把哥儿们忘了。老祖宗,我带着我家那几个哥儿来了,让他们进来给外曾祖母磕头吧。”
“你把孩子们都带来了?”
“那是自然,他们的外祖父、外曾祖母都在这里,不来磕头怎么成?”
探春把话题岔开,贾母跟着配合,叫丫头出去把高家几个孩子带进来,一屋子和乐融融,将最初提起的王夫人晾在了一边。
曾几何时有这种待遇的都是邢夫人,如今却变成王夫人了。
邢夫人转过头看她一眼,用手帕捂着嘴偷笑两声:“姑娘好容易回来,想要跟老太太说说话,又带着孩子们,别的事急什么?”
她是不急,贾琮科举好歹过了一场,现在媳妇也身怀六甲,先成家后立业的人多的是,有那一场作为基础,将来随便如何总能过下去。
可宝玉怎么办?宝玉被人盯着捐不了官,那么多妻妾也没有个孩子,若不赶紧想法子,二房那点本来就不多的东西还不都被贾兰和贾环分去?
王夫人在下面着急,可是上头探春正在揽着孩子们哄贾母高兴,围着服侍的都是高家的下人,她前脚张了嘴,后脚话就会传到高家。
而且这些孩子不仅有探春生的,还有后院妾室生的,只是从规矩上都算探春的孩子,也都要给贾母磕头叫外曾祖母,便就一起带来了。王夫人若当着他们的面为宝玉说好话,她这个名义上的外祖母威严就没了。
千算万算,没想到探春居然带着这么些人来,这样的话怎么能拿到明面上来说?
王夫人又想给贾宝玉谋前程,又不想丢了面子,只能一边着急一边紧握着手,指甲都在掌心掐出红印来。
终于,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