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远闭上了自己的双眼,略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过了一阵才睁开眼。
“孔明,我并不赞同你的说法。某些方面掌权者的确不能仁慈,因为他们代表着威严,需要掌握杀伐的重器,需要掌握制度的重器,因此掌权者不能仁慈,
一旦他们仁慈了,一旦他们被感情所左右,那么就代表着他所控制的势力内部人情世故遍布,代表着势力的糜烂。
正所谓法不容情,任何人犯了法,都必须要从重处理,不允许有一点点仁慈的出现,这就体现了掌权者的冷漠!因为他们代表的是秩序!
因此那都是需要掌权者展示出来,给所有人看的,冷漠的秩序,冷漠的态度,这些都是掌权者外在需要表现出来的。
但是,一个掌权者却又需要心怀仁慈,一个势力想要成长,想要长治久安,想要稳固,那么他就不能太过冷漠,他需要内心有包容,有怜悯,有关怀,有呵护。
掌权者对强者要表现出强权,因为强者只服强权,你就必须向他们展示你冷漠的一面。
掌权者对弱者要表现出怜悯,要表现出关怀和呵护,因为他们处于最底层,很多时候他们都处在被支配的角度,时刻都是被压迫的人,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群付出者,受苦受难的总是这群人。
弱者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受伤者,不管什么时候总是最倒霉的一群人,他们需要更多的照拂,更多的呵护与怜悯。这,就需要体现一个掌权者仁慈的时候了。
掌权者的冷漠和仁慈,都是天秤上的砝码,目的是让两头维持平衡,让这个世界处于稳定的状态,让强者不能去压迫弱者,让弱者不敢去挑衅强者。
而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在冷漠之上疯狂添加砝码,而使得天秤向一边倾泻,而不是让双方平等。
我们想要控制西陲府没有错,但也不能是建立在牺牲大多数人生命之上的。
如果我第一次这么去做了,那么肯定就还会有第二次和无数次,那么那时候的我真的还是现在的我吗?
一个人的底线难道真的不该坚持吗?
如果我有这么灵活的底线,那么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说服自己去追逐那么远大的志向呢?
那可能会变成将一句话变成口号喊了无数遍,最终当自己有能力去解决的时候,却选择性地忘记它吧。毕竟,我有一条灵活的底线啊。”
高志远的人生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完成他的宏伟蓝图,消灭人类的阶级对立,使人类能够实现可持续地发展,不至于像蓝星一样毁于一旦。
他将这个目标设置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一辈子都将为此而努力。
现在他就面临着一次抉择,是选择牺牲一部分人换取自己减少损失,还是枉顾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保证自己的利益。
如果他枉顾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就等于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一派,彻底地站到了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枭雄,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家伙。
将来或许他可以获得很大的成就,成为星球的球长,甚至成为这片宇宙的霸主。
但是,一个迷失了自我的人,哪怕成就再高,哪怕获得的成就再大,他依旧是迷茫的。
不要说什么现在做了,但是以后却可以改变,掌权之后再去给底层的人谋福祉不就行了么?
这种屁话你自己相信么?
比如你今天撸了一次,然后在心里发誓,明天我绝对戒了,不会再撸了,撸多了伤身。
然而到了第二天,你又忍不住上手了,然后又会在心里说,明天,我明天绝对不会再撸了。
然后一个又一个的循环,一次又一次移动自己的底线,直到让那条底线彻底消失为止。
所以,高志远不会去碰那条红线,他不会去动自己的底线,因为他不确定自己越过那条红线之后,到底还能不能再坚持下去。
为什么说一个人坚持最重要?
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一直坚持下去,而一个人能够一直坚持下去,那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能力啊。
所以,高志远坚决不会动自己的底线,不会同意诸葛亮制定的这个计策,他要继续进攻!
高志远向诸葛亮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不可能漠视那些农民因为他而死,这会让他的良心受到谴责。
诸葛亮认真地看着高志远说道“首领,您确定要继续进攻?您愿意贴购买点去买粮食来养育整个府的人口么?您可要想清楚了,整个府有多少人。”
整个府有多少人吗?根据高志远的估计,怎么也得有七八千万人吧,如此庞大的人口,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的粮食?
高志远想想就觉得心中一痛,那种利己的思想立刻又占据了上风,不愿意花钱去买粮食养这么多人。
毕竟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如果一直将大量的购买点投入在购买粮食之上,高志远的发展将会被拖累。
这时诸葛亮又开口了,“首领,执行我的策略,可以清除掉境内部分的人口,只留下健康、强壮的劳动力,非但有助于将来的发展,还可以节省很多的粮食,您确定要放弃我的战略布局?”
粮食,这下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