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可怜。 原因就在于明朝皇家教育极其严苛,特别是对于太子储君或者幼年皇帝,每日学习时间高达十二个小时以上,几乎是天不亮就得上文华殿读书,到了晚上还得再温习一遍当日功课,直至能够熟练掌握为止。 除了文化课程,明朝前中期还得学习骑射这类君子六艺,皇帝或者皇太后会经常考核,若是考核不过关或者不认真学习,就会受到惩罚。 这种繁重的学习生活,压制了孩童的本性,导致皇帝往往在成年亲政可以做主的时候,就立马开始“放飞自我”,于是乎明朝后期出现了许多奇葩皇帝。 别的不说,就拿明英宗朱祁镇来举例,他就是在太皇太后张氏的严格要求之下,才会对王振产生一种异样的心理依赖,到了后来极其厌学还经常缺席朝会,以至于发展到对“压迫”自己的文官集团进行报复。 沉忆辰不想阐述什么学习重要性的大道理,他更期望文武百官能抛开朱见清的皇帝身份,意识到对方仅仅是一个年满八岁的孩童,有着游戏玩耍的天性。 但是每当沉忆辰跟阁部大臣提及这个话题的时候,就会遭到一致反对,哪怕商辂、萧彝、李贤这群外界眼中沉党铁杆,都不支持放纵皇帝去“玩物丧志”。 对于这种局面沉忆辰也是无可奈何,要知道就算几百年后的现代社会,主流观点依然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各种给孩子报补习班,生怕输在起跑线上面。 更何况几百年前的明朝,世人眼中想要培养出贤明君王,那么就必然得极其严格的勤学向上,严师出高徒,对于皇帝来说同样如此。 同时文官集团还不乏阴谋论的猜测,沉忆辰想要减轻明良帝的学习负担,可能是打着佞臣“声色犬马”的想法,让皇帝品尝到放纵滋味就会更依赖他。 身为臣子,文官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皇帝才是未来大明的希望,抗议情绪简直比当初沉忆辰推行文官清流外派还要强烈。 没办法,沉忆辰只能选择妥协,在自己授课时间段不去讲复杂的四书五经内容,更多是与明良帝说些奇闻趣事。 “当臣子不易,当皇帝也难。” 沉忆辰向赵然元感慨了一句,然后就起身朝着文华殿走去,踏在紫禁城的青石板路上,远远就能看到高居上位的明良帝,正在翘首以盼着沉忆辰到来。 对于朱见清而言,多位讲师授课经延,只有沉先生才能让自己得到短暂的放松。 “臣,见过陛下。” 沉忆辰踏入文华殿内,拱手朝着明良帝行了一礼。 “先生快快请坐,朕期盼多时了。” 朱见清一脸高兴的给沉忆辰赐座,随着跪拜礼的逐步废除,皇帝跟臣子之间的森严礼节满满模湖。不过众多经延讲师之中,除了沉忆辰跟几位年事已老的大臣,其他翰林侍讲还是没有君前入座的待遇。 “谢陛下。” 沉忆辰再度躬身行了一礼,就坐在了文华殿左侧的一张太师椅上。 这边沉忆辰刚一落座,那边朱见清就迫不及待的询问道:“先生,你前日跟我说过欧罗巴发明了一种烧开水的机器,力大无穷能催动马车船舶前行,朕昨夜用茶壶烧水试了一下,只要堵住壶嘴确实能感受到一股很大的力量。” “忠国公西征已经有半年时间,他们多久才能攻下西域恢复丝绸之路,从欧罗巴把这烧开水的蒸汽机带回来?” 不管给明良帝朱见清灌输多少四书五经,孩童的天真始终无法泯灭,他始终记得沉忆辰说过的那种神奇机器,并且还忍不住用茶壶小小试验了一番。 听到明良帝这个问题,沉忆辰愣了一下,他会讲起蒸汽机的故事,更多是想要在皇帝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让他对科学事务产生兴趣,而不是如同传统儒家那样认为奇技淫巧。 只是沉忆辰没有想到,自己仅仅随口一提,明良帝朱见清就记在了心中,还用茶壶烧水试验了一番。对于这种科学的求知探索以及动手精神,沉忆辰表示很赞赏。 但问题在于先不说石亨多久能收复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蒸汽机这个玩意要到十八世纪才能在欧洲出现普及,并且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现在欧罗巴还处于文艺复兴的早期阶段,可没有这么先进的科学技术。 没办法,沉忆辰只能委婉回道:“鞑虏乃我大明百年世敌,想要征服他们非一朝一夕之功,忠国公西征可能需要数年乃至于数十年时间,才能打通丝绸之路恢复大明与欧罗巴之间交流” “是吗?” 听到沉忆辰的回话,明良帝朱见清眼神中流露出一抹失望,他渴望去探寻先生口中那个神秘未知的世界,却又显得是那么遥不可及。 “陛下,其实烧开水这个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