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公,好久不见。” 沉忆辰满脸笑容的靠了过去,朝成敬拱手行了一礼。 “少司马,久违了。” 成敬看到是沉忆辰过来,同样脸上浮现出热忱的笑容。 毕竟认真说起来,两人如今已然称得上是交情匪浅,而且对于沉忆辰的能力跟魄力,成敬始终抱着一份欣赏的态度,认为此子未来必然会成为一代名臣。 “成公公,下官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对于成敬,沉忆辰知道对方的秉性,于是没有任何的弯弯绕绕,直接开门见山。 “少司马客气,有事直说便可。” “蒙古太师也先率领着本部大军,朝着东北方向撤离。下官认为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绕路回漠北那么简单,还打算联合女真三部跟兀良哈三卫,向我大明的辽东发动进攻。” “常言道兵贵神速,鞑虏可以做到一人两骑,行军速度远胜于我军。下官想要搭乘停靠在大沽海防口的宝船舰队,从海上直接登陆辽东,达成对辽东军诸卫的驰援。” 听完沉忆辰的诉说,成敬也当过出镇太监,基本军事常识还是有的。 于是点了点头认同道:“少司马言之有理,既然有这方面的隐忧,为何不向大司马禀告?” “战场瞬息万变,这仅仅是下官的推测,如果鞑虏并未前往辽东或者杀个回马枪,那这番部署便成为了作茧自缚。” 沉忆辰并没有为了达成自己目的,就刻意吹嘘从海上进军辽东的优势,相反很坦诚的把弊端讲了出来。 “那少司马想要咱家做什么,去劝说大司马吗?” 成敬是个聪明人,他瞬间就明白了沉忆辰相求的事情。只不过这种有着极高风险的军国大事,哪怕身为监军也不好过于插手。能否最终达成决断,还得看于谦的意思。 “不,大司马肩负京师安危的重任,确实不能兵行险招。” 沉忆辰摇了摇头,他想要的不是成敬去向于谦施压,抽调福建水师旧部来随自己驰援辽东。 虽然都督张軏言语有些过激,但认真想想不无道理。抽调福建水师乃至福建驰援军,相当于废了十营团的编制,其他各部友军只能就地整编,这种情况下还怎么打仗? 如果战时强行征调,毫无疑问是在自毁长城。 “下官希望成公公向陛下举荐,任命下官出兵辽东并且总督军务!” 担任辽东总督,才是沉忆辰见到成敬后,脑海中临时想要的东西! 明朝正统朝之前,并没有总督一职。但西南麓川叛乱影响范围太大,已经超过了单独一省布政司的管辖范围,这就需要在巡抚上面,设立一个更高级别的职位,来统筹全局完成军政事务的统一。 这个职位,便是总督! 而且大明第一个总督不是别人,正是以兵部尚书衔总督军务的王骥。 沉忆辰不能抽调京师各部的福建水师,大同宣府两镇经历过数场战争的损兵折将之后,根本就没有兵源可以征调。 唯一可以掌控的兵马,就是辽东总兵曹义手下的辽东军。 另外沉忆辰想要驰援辽东,哪怕正统朝末期已经出现了文贵武贱的趋势。可想要靠着自己正三品的兵部侍郎衔,在别人的地盘上,节制正一品的左都督兼辽东总兵曹义,无疑是痴人说梦。 到时候双方各不相属,很难做到战场上的绝对一致,更别说之前曹义贪生怕死的表现,让沉忆辰对这位辽东总兵没有任何的信任可言。 想要打破这种困境,就只能让景泰帝朱祁玉下令,任命自己总督辽东军务。 这样哪怕就算没有抽调福建卫所军,自己手中三万兵马,再加上辽东军剩余的四万多人,也有七八万的规模,占据着地利优势足以跟太师也先一战! 同样沉忆辰深知自己之前无召领军赴京的举动,对于皇家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威胁,景泰帝朱祁玉不一定敢放权任命。那么只有成敬主动举荐,才能抵消皇帝心中的提防,全面掌管辽东大权。 辽东总督? 听着沉忆辰的请求,成敬脸上神情有些凝重。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职位,就拿靖远伯王骥举例,凌驾于数省官员之上,军政大权一手抓,彻彻底底的封疆大吏。 沉忆辰确实在议和这件事情上,表现出了对于新君的忠诚,这也是当初成敬跟朱祁玉想要得到结果。但同样出现了一个无比矛盾的驳论,那就是这种“背主二心”的臣子,能永远的保证对当今皇帝的效忠吗? 不忠之人,掌控越大的权势,就是越大的隐患。 “事关重大,咱家不敢轻易做出保证,得看陛下的意思。” 成敬给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