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方正一也没心思再去鸿胪寺当值。
反正事情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北戎既没有了和亲的心思,也让他们见识了一番桃源“奢侈品”。
其余的事在方正一看来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眼下最重要的乃是纺织厂跟足球场这类的大型工事。
足球场没什么好说的。
纺织厂就重要了,能不能跟公主勾勾搭搭全看它!
而且天气要入冬时京城里各种衣物卖的也不便宜。
桃源县纺织机超高的效率足以碾压市面上的小型手工作坊。
到时衣价也会应声而跌,不少人应该会趁着衣价下跌的功夫给自己置办一套新衣。
寻常家庭,几年甚至十几年不换一套新衣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衣服裤子破损,只用补丁缝补,一层又一层,能穿就好,大家都是如此也没人会笑话。
天气转寒,地也不用种,照理说人力应该会空出不少。
但与直觉相反的是人力不但没有增多,反而会极速减少。
因为天气严寒的原因,大部分人都会躲在家中,一家人相互取暖度日。
冬季再出去干活,能不能赚到钱不说,反而会耗费能量,浪费粮食。
百姓显然都是精明的,自己那笔账都算的比谁都清楚。
总而言之,到了冬季,部分民间经济几乎陷入停滞。
更恐怖的是会有人冻死,而且年年都会有。
这对管理者来说从来不是什么好事。
半山坊的民间小经济搞的一直不错,像地摊,推车小吃一类的东西,方正一都是大手一挥直接免税。
饶是如此,小摊贩们也只是薄有家资,相比普通农民只能算是勉强有了“私产”的概念。
他们经不起什么风险,要论富足还差的远!
方正一扯着李元照赶到纺织厂工地,工地上还在热火朝天的干着。
大体上看已经完成了一半,工程进展还是非常快速的。
方正一带着李元照溜了一圈后便唤来了负责人。
负责人自然也是从桃源县的来的,名叫何忠。
他除了负责工地事项,也负责后续生产。
到了方正一面前先是问了声好,随后便站在一旁答疑解惑。
李元照好奇道:“老方,在建江时怎么没见你这么关心纺织厂,还亲自跑一趟。”
方正一面带微笑。
还能为什么,为了你妹子的幸福!
“建江盘子太大,臣顾不过来,再说那些都是商贾自家的产业,咱们也不好多插手。”
“这眼瞅着快要入冬了,需要修建好纺织厂给百姓提供衣物。”
“冬天百姓受冻哪里能行呢?”
“街上的成衣铺子到处都是,什么时候缺衣裳卖了?”李元照疑惑道。
“老何,你给太子殿下解释一下。”
老何走至李元照面前,恭恭敬敬道:“太子殿下,咱们这个纺织厂与别处大有不同。”
“厂内采用的乃是桃源县最新的纺织机,效率极高!”
“除了织布迅速外,还用了老爷发明的流水线工作法。”
“流水线?什么意思?”李元照问道
方正一连忙插嘴:“殿下,记得跟史官说,流水线是我发明的!”
这专利抢注可不能落下!否则自己白活了!
李元照翻了个白眼,不知道老方对史官为啥这么感兴趣,接着看向老何。
老何微笑道:“这流水线就是每人只做一道工序,明确劳动分工,能用工具替代的部分就减少人力,把重复性的工作分割成不同部分,减少浪费的时间。”
“原本咱们的织布机效率就极高,加上流水线工作生产的就更快了,这样生产时间短,用的人手少,东西生产出来的自然便宜,可能我说的不太准确,到时殿下一看就明白了。”
“而且我们未来要生产的东西不但好,跟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衣裤还不大一样呢!”
“怎么个不一样法?”
老何解释道:“咱们是三层麻布缝成一层,这样耐穿也保温许多,虽然成本跟价格上去了一些,但是很值!”
“嗯,有道理!很好!”
方正一叹了口气。
这种衣服是当初桃源县民穿的。
虽然现在桃源县生活不错,可一开始的日子可真是难过的紧。
有人饿死,有人冻死。
当初为了减少冻饿,县里都是号召妇人手工缝制衣物。
三层麻缝成一层再免费发给百姓穿,这才算让桃源百姓忍过两个寒冬。
棉花自然是买不起的。
种棉花太耗费地力,大景没人愿意种,所以棉价居高不下。
棉衣自然也与寻常百姓无缘。
不过等红薯的产量上来,愿意种棉花的人也应该多了起来。
起码能说动朝廷去种棉花。
方正一看了一眼还在兴致勃勃观察着工地的李元照。
突然开口道:“殿下,不要看现在这里还是一片工地,但这里关系着京城百姓的福祉。”
“三层的冬衣虽然好,但是臣觉得有些贵,百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