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安南县的两把火(1 / 2)

胡若云结束岗前培训不久,就在和毛娜的通话中得知,以老固为中心,辐射周边多个乡镇村庄的金粉甜瓜第一批瓜将要上市了,县里决定在老固举行一个盛大的“甜瓜节”!

安南甜瓜节由安南县人民政府、安南县农业局、安南县商业局主办,安南县老固乡人民政府承办……还说就目前老固乡反馈的情况来看,第一批瓜基本上已全部预订了出去!

胡若云做为江北日报的记者,在农村版一个资深老记者陶鸿明的带领下赶到安南参与甜瓜节的报道,两个人赶到安南车站,因为事先联系过,县里专门在车站安排了接待点。

因为这一次是“组织行为”,胡若云不好单独行动。

车到老固乡政府,胡若云见到了做接待工作的副乡长柴红敏,在他的安排下,两个人坐上转运车先行奔赴了现场。

这次的甜瓜节声势比较大。

在一处打麦的空场院里搭起了舞台,除了现场品尝,还有瓜王大赛、文艺演出等一系列环节,江北省电视台的记者已经开始在瓜田里取景了。

让“老记”们触动的不是这些,而是村口大路上成排的厢货和大卡车,乡里陪同的人员说这是新原、开城、安丘等外地客商过来拉瓜的车辆,上午活动结束,他们将分赴各个村庄现场摘瓜、装车!

陶鸿铭快四十岁了,是一个多面手,手里的相机适时拍下了绕着村子排成长龙的车队。

去年的金粉甜瓜一共就种了五十亩,那个现场会就是一个品鉴会,今年不一样了,据胡若云了解,整个安南种了数千亩,仅老固乡,就可以看到瓜田连绵不绝。

陶鸿铭感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喊了好几年了,但安南在行动上走在了前边!”

胡若云适时递上“线索”:“陶老师,您知道我老家就是这里的,据我了解,安南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这么大,县里的努力求变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的专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他们的专家鲁明老师是这个品种的育种人,经常从省城来到安南,在田间地头亲自指导……”

陶鸿铭大喜:“他们今天肯定会在吧?咱们再在甜瓜节的基础上深挖一下,把这个科技助农、科技扶农的典型抓一抓!

不错小胡,你的思路很敏锐,很适合干咱们这一行,能够由表象看因果。”

就在其他媒体还在围着瓜田和会场取材的时候,胡若云已带着陶鸿铭找到了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这个籍籍无名的幕后专家鲁明(也是江城晚报来文一个同事的老公)做了一次深访……

甜瓜节当晚,江北电视台、江北人民广播电台、冀南电视台分别报道了冀南市1996首届甜瓜节的新闻:安南县以老固乡为主的多个乡镇共种植了金粉甜瓜近五千亩,亩产2500公斤左右,收益是亩产小麦的两倍还要多……

电视画面中,是瓜田里摘首茬瓜的农民、挂着不同地方牌照等待装车的车辆。

第二天,农民时报、江北经济报、江北科技报、冀南日报……一众纸媒的报道出来了,内容大同小异,但江北日报农村版的报道《政府一心谋突破,科技专家勇助力——安南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查》,不仅给普通耳目一新,也给了各级领导一个全新的视角:

报道先解读了本届甜瓜节一系列傲人数据,然后笔锋一转,开始介绍省农科院瓜菜所育种人鲁明这么多年来的辛苦研究和默默付出,介绍了去年老固乡甜瓜种植及品鉴会和今年的对比,介绍了基层政府为了产业结构调整做出的“包赔差价”的大胆决策和政策……

配图是胡若云从柴红敏那里找来的鲁明副研究员和老固乡冯德才书记披着雨衣、赤着脚在田里察看瓜苗定植情况、鲁明副研究员顶着草帽奔走在田间指导打蘖的情形,还有去年安南县组织人员在106国道旁的农贸市场设立展台、发放宣传资料的情形……这一切,都说明了安南各级政府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

整整一个版,简直成了一个现实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教科书!

江北省分管科教文卫的王荃书副省长做了批示,对江北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默默无闻投身科研的鲁明同志表示敬意,号召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向他学习,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江北省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王宏彬副省长做出批示:安南县基层政府同志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精神值得学习!

一篇文章同时得到两个省领导的批示,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但终归不是很多,陶鸿铭和胡若云在处里的月度工作会议上受到了内部表扬。

类似表扬陶鸿铭无数次得到过,但他总觉得这次分外有成就感,晚上下班叫上胡若云:“走,让你嫂子搞两个菜,到我家喝两杯啤酒……”

之后,省里的科技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上,两个分管副省长都拿安南做了典型例子。

据省农科院传出来的消息:王荃书副省长还让秘书打电话向省农科院确认:鲁明这样的同志为什么还只是一个副研究员?

王宏彬副省长亲自打电话给安南县县长毛卫国,表达了对他工作的肯定,勉励其再接再厉!

冀南市长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