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夏,麦收忙完,高桥镇大部分村庄都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如火如荼地规划了韮菜基地、芹菜基地、包菜基地、胡萝卜种植……镇里从省农大、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植保所请的技术人员四处培训指导。
除了露地的品种,一些新的蔬菜大棚也开始自发的建了起来。
最新数据显示,高桥镇已有上规模的塑料制品厂、冷拔丝厂三十余家,毛镇长亲自走访了一部分企业,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兴旺景象。
让他兴奋的不仅是这些,在他调研的过程中,还发现部分村庄建起了养鸡场,蛋鸡、肉鸡都有,其中几家还颇具规模。
位于106国道旁的禽业设备交易市场已经有了雏形,到不了年底,就能投入使用,届时,高桥镇所有相关企业的产品都将在这里集散,既可避免企业间压价竞争,造成恶性循环,客户也不用再一家一家的去收购。
市场奠基的时候,冀南市分管乡镇企业的副市长、冀南市农业局局长、冀南市畜牧局局长,冀南市商业局局长、冀南市计划经济委员会主任,安南县县委、政府的李高强、江汝明亲自拿铁锹铲了土,相关新闻不仅上了《冀南日报》,就连《江北日报》(农村版)也以半个版的篇幅做了报道。
同时,以这个还未竣工的市场为中心,周边还悄没声地开了好些门店,有经营兽药饲料的,经营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的,经营喷淋灌溉设备的……
原来的荒地俨然发展成了一个多功能的综合市场。
胡若云已经高三了。
两年多来,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以及家里还有一些人的状况,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明年就高中毕业了,就自己这学习水平,铁定是考不上大学的,真的要循着记忆去读一个实用人才的大专吗?
那两年自己可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不仅浪费时间,更是浪费生命、浪费金钱,他不想再重蹈覆辙!思来想去没有眉目,那就先走着说着吧。
田里的玉米已经一人多高了,老爹胡起华、二叔胡振华现在好像年轻了很多,每天起早贪黑地到乡上的砖瓦厂给人家往下面村里送砖,好像要把上半辈子的穷苦日子再找补着过一遍。
一个多月都没有下雨了,胡若云得在这个周末回家浇地。
美凤、小虎看哥哥回来了,也是一步一趋地跟在身后热烈地吱吱喳喳说个不停,就连胡若云在田里浇地也拿着小铁锹跟在后面有样学样,想想原来弟弟小胡的少言寡语、想想妹妹旧衣服上摞着的补丁……再看看现在无忧无虑的样子,胡若云感慨万千。
经济基础不但决定上层建筑,还影响着一个家庭的生活状况、一个人的心灵境遇。
老娘赵美荣多少年来脸上都是没有光彩的神色,现在再看,面色红润,眼里闪着跃动的光彩。不但没有了煎熬和愁苦,还时不时哼上一段豫剧《朝阳沟》:“祖国地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完数不尽胜利的消息……”
不到一天半,胡若云就带着两个“小跟屁虫”把地浇完了,好像也没有觉得多累,临回学校时又给了美凤和小虎一人一块钱:“以后零花钱问哥要,只要是不乱花,多少哥都给。”
两个人高兴的连连点头答应。
星期一,收到《故事汇》编辑部寄来的一个大大的包裹。
自己的那篇《人性禁岛》已经连载完了,据责任编辑周冬老师说反响极好,并转来一大包全国各地读者寄到编辑部,委托转交作者的信件,同时告知:
一、经编辑部研究决定,为胡若云颁发《特约作者》证书,希望胡若云一如既往地支持《故事汇》,向《故事汇》供稿。
二、决定将《人性禁岛》的十四期连载内容结集、出版一个单行本,希望胡若云再对原文做一些延伸,字数在十五万字左右,杂志社单独支付版税。
三、《故事汇》会在近期发布一个《人性禁岛》单行本的征订启事,希望胡若云能就创作感悟、自我介绍、增补内容概要等方面写一篇文字,编辑部将择期在封二的黄金位置刊发,以此与全国的读者朋友产生互动!
这可是一个大大的惊喜!
一封一封地拆那些读者来信,除了希望能继续写下去的,还有一大部分是肯定和鼓励:
“写得非常好,引人入胜,尤其是主人公的精神……”
“看后觉得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支持作者继续努力!”
“不错,该小说气势恢宏,时空跨度大,涉及众多异国风情,多种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人物的描写,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可读性强……”
为什么评价都是这么好呢?
——毕竟不是现在的网络时代,键盘一敲想怎么黑就怎么黑。那个时候,很少有人无聊到花钱买邮票写信骂上门去。
《故事汇》是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通俗读物之一,预见的未来里,同样版面大小的广告,刊登在《故事汇》上,费用绝对是最高的,因为他的发行量太大了,所产生的广告效果和回报也好。
封二给自己一个整版的篇幅!胡若云要好好考虑一下如何植入自己的“广告”。
这个机会,他决定给老固乡党政办主任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