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过后,天气越来越暖,从给《故事汇》编辑部寄走那个小长篇的稿子算起,到现在差不多快两个月了,最初的无限期盼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逐渐淡了下。
——也许,预见就是预见而已。
胡若云的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他拿“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和曲折”来安慰自己,但心里却还是有些难过。
有句俗话叫“好饭不怕晚”,还有句话叫“好事多磨”,不期而至的好事情才叫惊喜。
又是一个多星期过去,又是一个星期六,下午没课,上两节自习就可以回家过周末了。
第二节自习课上,班主任王老师一脸兴奋地拿着一个大信封来到教室:“胡若云,《故事汇》编辑部寄给你的,快拆开看看!”
看到自己的班主任有点失态的样子,正上自习课的同学们都把目光投了过来。
胡若云本对那篇稿子的结果已失去了信心,这突如其来的邮件让他的心又激动起来。
这么大的信封,会有两个可能:要么是退稿,要么是样刊!
因为光那篇小说的原稿就用了将近四本方格稿纸,这个大牛皮纸信封里装的究竟是样刊还是退稿,胡若云真不敢确定。
胡若云似乎听到了自己心脏“咚咚咚”跳动,感觉有种要跃出胸腔的样子。
在王老师殷殷的目光中,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胡若云勉强压住激动的心情,用颤抖的手撕开了那个厚实的、沉甸甸的牛皮纸信封。
真的是样刊!
三本最新出版的《故事汇》,还散发着浓重的油墨香,目录页可以看到,“长篇连载”栏目下赫然就是胡若云写的那篇《人性禁岛》!
王老师伸手拿过去一本,迫不及待地打开,翻到对应的页码一字一句地认真看着,周围的同学都围了过来,争着去抢胡若云手里剩下的两本。
除了三本样刊,信封里还有一页责任编辑签发的《稿件采用通知单》:
胡若云同志:经编辑部认真审阅,您的作品《人性禁岛》已被我刊采用,拟分十四期刊载……现奉上首期样刊……首期稿费57.5元。
……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胡若云都快被这巨大的惊喜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
眼下王老师的工资加上班主任津贴也就才200多块钱,自己一个月的食堂菜金还不到5块钱,现在突然间有了五十多块钱的进账,而且还能连续拿一年多,加到一块都七百多块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700多元绝对不是下一个世纪2000元所能比的,对于一个高中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笔巨款!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是自己“未来时间”里的杰作在这个时代进行的“能量转换”!
未来的作品能在这个时代变现,是不是也预示着自己的未来并不一定要循着自己预见的轨迹那样,一辈子碌碌无为、一辈子窘迫不堪!
如果可以改变,自己的生命是不是会出彩一些?自己活得也更加有尊严、有意义!
骑上二八大杠回到家里,胡若云才知道他在《故事汇》上发表作品的影响也已经在村里传开了,甚至比在学校的影响更大。
村里的大队部除了订《江北日报》、《安南日报》,还订阅了《故事汇》之类的通俗读物(前者都是必须订阅的,后边的是邮电所硬性摊排的,村里公款订阅)。
不管是信件还是报刊,邮政所的邮递员每个星期会到各村投递一回,一般都是随着信件送到小学,由老师们安排着学生代送给收件人、订阅者。
胡若云的小学班主任邵建国老师最先在《故事汇》上看到了胡若云的名字,虽然还没有最终确定此“胡若云”就是自己曾经的学生胡若云,但邵老师却凭着自己对胡若云的了解认定了这件事,于是,全校的老师也就知道了,全校的小学生也就知道了,孩子们回家一说,大部分人家就都知道了……
在这个时候的农村,上报纸、上电视都是了不得的大事,能让自己写的东西印在书上,更是让人刮目相看,更何况学校的老师还说了,人家杂志社还要给“稿费”的。
还能靠写字赚钱?这完全刷新了村民们的认知。
一时间,到胡起华家串门讲闲话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问胡若云“写字挣了多少钱”的?有让胡若云教自己家孩子“写东西”、“编小说”的?还有就是一些纯属凑热闹、看稀奇的。
最让胡若云老娘惊喜的是有人上门给儿子提亲了!
要知道,自己这穷家薄业的,儿子长得又是一般,眼看着其他不上学的同龄人差不多都订下亲,自己这孩子却还在上高中。当然了,要是能考上大学什么都不用说了,可要是考不上呢?
自己家里条件不好,孩子自身条件也一般般,到时候年龄也大了,再想找个媳妇可难了。
如今竟然有人主动上门提亲了,这是多好的事情啊!可以先相看着,合适了就订下,到时候能上大学更好,不能上大学也没啥,该结婚结婚该成家成家……
当听说儿子现在一个月能靠着写字挣下五六十块钱的时候,胡起华、赵美荣两口子百感交集。
在这个家,几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