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大清远征军在行动(484章忘记更,加在本章一起)(1 / 3)

当木兰围场的阅兵典礼结束之后,朱克臧还单独会见了漠南蒙古诸部的首领们,并且分别好好地勉励了他们一番,像本来就很亲厚的部族首领们,还鼓励他们将来好好干,未来也能成为大明的顶梁柱,少不了他们好处。

至于那些还不服气的首领们,则暗中施加威胁.......

大会开完开小会,小会开完开私会,这些事情虽然很费时间精力,可是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至少朱克臧敢说,如今的漠南蒙古已经成为他手里的一块泥巴,想要搓圆就搓圆,想要捏扁就捏扁。

......

大明的蒙古大汗(漠南、漠北认证)是朱克臧,大清的康熙皇帝也是蒙古大汗。(漠西认证)

乱,实在是太乱了。

现在天下有两个蒙古大汗,还有两个康熙!

似乎意识到东蒙古大汗朱克臧要追杀过来了,西蒙古大汗康熙率领着一支人数约有三万的远征军,其中包括了两万八旗新军精锐和一万准噶尔步兵、骑兵。

福全照例监国,守卫宁夏府,等拿下哈萨克,再找机会一举迁移至中亚。

清、准联军踏过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了天山山脉,一路杀至中亚名城、哈萨克汗宫阿斯塔纳,这里过去是金帐汗国的汗宫。

不过哈萨克人也不是瞎子聋子,这么大的目标,他们也已经收到消息了。

大清一路过去阿斯塔纳,都是烧杀抢掠,难免有一些幸免于难的牧民。

头克汗确实算是中亚雄主,得到大清来袭的第一件事,就是求助罗刹派援兵过来支援。

罗刹的陆军元帅戈洛温也是给力,没有任何犹豫,就派出了五千罗刹兵前来助阵。

新仇旧恨,双方都想打个痛快。

此刻,双方的营地布满了阿斯塔纳城附近的草原上。

从草原上空俯瞰,可以看到双方营地的规模,只要一看,就能知道大清、准噶尔联军的数量绝对要低于哈萨克、罗刹联军。

草原的夜色非常美丽,平时璀璨的星空,这会已经看不到了,因而地上分布着一大一小两片灯火通明的营地。

康熙率领的清准远征军营地在南面,营地的规模较小。

而哈萨克人和罗刹人的大营则在北面,灯火星星点点的布满旷野,粗略一算至少有五万大军!

而后者的人数仅仅只有三万人。

准噶尔士兵就还好,八旗新军宁夏府行进了近两千里的疲惫之师。

胜利的天秤似乎并不倾向于康熙。

而西蒙古大汗康熙,这时就站在自己的中军大帐外面,立在一辆运帐篷的马车上,远远的看着哈萨克罗刹联军的营地所发出的灯火,只是喃喃自语:“劳师远征、师老兵疲、以寡击众、兵粮不足、军心思归而且士气低落,朕这回可真是犯了不少兵家大忌了!”

“皇上!”索额图道,“您要是觉得没把握,咱们不如和罗刹人议个和,把哈萨克北边阿亚古兹一带割让给他们算了,只要罗刹兵一走,头克汗的哈萨克兵还不是随便打。”

索额图看见康熙沉默不语,就接着分析道:“皇上,据奴才所知,哈萨克的北面没什么好的,冷得要死,只能放个羊,割一小块地无伤大雅!”

“真正肥得流油的还是在南面,也就是天竺国的地盘,奴才听说那里遍地黄金,等大清在哈萨克站稳脚跟,便可以伺机南下,打下大好江山!”

索额图的战略是对的,哈萨克汗国就是一个临时的落脚点,掠夺完哈萨克的财富和人口之后,南攻才是正解!

康熙也觉得有道理,那个什么阿亚古兹的地方,他压根不知道在哪儿,割就割吧,大清没有什么不能割的。

想到这里,康熙就对索额图道:“索额图,你去安排一下……你亲自和一等隆科多一块儿走一趟罗刹人的兵营。”

“嗻!”

隆科多就有意思了,他是投降大明的佟国纲的弟弟佟国维的三儿子。

他算是康熙的发小,严格意义上,他的某段经历可以说是韦小宝的原型。

史料上,康熙擒鳌拜并没有小说里那么精彩,甚至有些孩子气,康熙亲政后看不惯顾命大臣鳌拜独断专行,便让当时自己身边一堆伴玩的小侍卫恶搞了鳌拜,趁鳌拜不注意撒了鳌拜的凳子,并抓了起来宣读十三条罪状。

但之后,并没有把鳌拜再怎么着,但一个顾命大臣,被小皇帝这么折腾,鳌拜回府后没多久就死了。

那帮擒鳌拜的小孩里,有一个叫隆科多,当时很受康熙宠用,但后来却长时期坐了冷板凳,直到康熙临终才想起来他,给雍正托孤。

只不过这个时空线,佟佳·隆科多的命运发生了转变,他有机会参与这次的外交事务,倒不是因为他提前获得了康熙的重用,而是因为隆科多这些年跟着南怀仁学会了拉丁文。

只从大清需要向洋人买洋枪洋炮,脑子灵光的隆科多便意识到学外文的重要性。

当然,除了跟南怀仁学习外文,他也拜托南怀仁找了不少白人小妾,有她们在,隆科多的外文学的更好了!

现在他有洋小妾,会洋文,简直就是大清标志性的“洋务侍卫”,再发展几年,说不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