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奇观可搬迁(1 / 2)

大明首都应天府发展态势喜人,朱克臧却陷入了忧愁。

因为承天府有太多自建的奇观,太浪费了。

朱克臧的记忆中,欧陆风云里面,有少部分的奇观是可以搬迁的,那么现实中行不行呢?

“系统,已建设好的奇观,是否可以搬迁。”朱克臧问道。

【只有自建奇观可以搬迁,但每搬迁一次需付出50辉煌点数,同时根据地利建造的奇观,需满足特殊环境的奇观,必须满足相同的条件才可搬迁。】

看到此话,朱克臧心中大喜过望。

为了节省辉煌点数,朱克臧打算搬过来的奇观有两个,一个是英雄纪念碑,一个是凯旋门。

军校是普通建筑,忠烈祠是特殊建筑,不是奇观,搬不了,这两个建筑,朱克臧准备在应天府重建!

至于安平军械库,那就不搬迁了,可以继续留在承天府,作为一个造船中心。

而空中花园,未来建好后,也留着吧,偶尔朱克臧也打算回承天府疗养一下,这样度假也有个好去处不是!

按照系统的尿性,如果搬迁的话,肯定是瞬间移动,朱克臧又得被迫表演神迹再现了!

朱克臧心想:当个普通人咋就这么难。

.......

大明在到处文化入侵,鞑清这边也受到了剧烈影响。

原来,鞑清内部为了对抗大明的文化渗透,居然出现了满洲原教旨主义思潮。

这令北方的汉人大为头疼。

这次满洲原教旨运动的发起人是康熙。

此前,各大臣都向康熙汇报了民间动荡剧烈,大量百姓疑似向往大明,存在大量偷渡行为!

为了制止这股歪风邪气,康熙决定以毒攻毒!

所谓满洲原教旨主义运动,自然就是满人想要恢复祖先战斗力的尝试。

康熙提出的第一个口号便是“全面普及满话”。

满清朝廷下令,凡八旗子弟者,必须精通满文,不得说汉话,日常交流需说满话。

在朝廷公共场合说汉话者,杖五十,罚二月俸禄。

其实,康熙年间,满洲人早就一张嘴都是一口流利的京片子。

之前,他也专门下旨要求满洲官吏学满话,但似乎效果不大,因为康熙自己个儿就喜欢汉语,做得一手“好诗”写得一手好“汉文”。

皇帝喜欢,那群没见过世面的满洲土包子就更喜欢了。

再加上之前没有处罚,学习效果自然不好,这回康熙发狠了,不说满话,就狠狠地打。

一时之间,鞑清的京城成了哑巴开会的地方。

数月过后,满话提升没提升不知道,反正手语水平蹭蹭上涨。

除了满话之外,满文也是考核的重要项目,甚至朝廷将把满洲翻译科作为科举的组成部分,类似附加题,鼓励汉人学子学习。

这倒确实吸引了不少读书人,在悬梁刺股之余,苦着脸学习满文了。

他们也是迫不得已,要是不学,就天然比别人少了几分,这谁顶得住,只能开始内卷了!

当然,也有接受不了满文内卷的读书人,纷纷坐船偷渡到南方的大明。

据黑市透露,现在一张前往大明的船票,价值高达五两银子!

据黑市负责人(马和泰的手下)进一步透露,五两的票价,可以保证你绝对安全抵达大明,因为大明皇家海军会出手!

不得不说,马和泰是转移人口的鬼才,这都被他想到来赚钱,当初他给朱克臧提议的时候,都把朱克臧给小小震惊到了。

没想到大明尚未完全复兴,就已经如此令人向往了!

对此,朱克臧当然是欣然同意,有钱不赚是傻子。

再说了,五两的价格,只能赚到有钱人的银子,不会坑到穷人,两全其美。

除了满文满语的复兴尝试之外,康熙另外一个举措则是再剃发运动。

鞑清朝廷认为,如今满汉所留之发式远别祖宗之法。

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康熙发现,金钱鼠尾之传统荣光早已不在。

百姓的头发是越来越多了!

今日多一寸发,明日多一寸发,如今居然已有半头头发,再过百年,岂不是要恢复大明了?

这决不可!

因此朝廷下令,上自王公显贵,下至贩夫走卒,皆要重新剃发,恢复昔日传统。

凡所留之发大于金钱,所留之辫粗过钱眼,皆杀!

鞑清选择了满洲原教旨主义这条道路,以求尽可能聚集思想,聚集力量,做最后的挣扎。

当然,朱克臧感觉鞑清这种天真的做法,和找死没啥区别,纯属行为艺术。

有一说一,康熙自己都留了不少头发,他的画像可是有鬓角的。

中国古代的的规矩、律法从来都是管百姓的,根本管不住皇帝。在那个人治社会里,皇帝的话就是规矩、就是法!别说是留个鬓角,鞑清的皇帝穿汉服的也不在少数。

不说康熙,后面清世宗雍正帝、清高宗乾隆帝父子留下了太多太多着汉服的画像,不仅他们,连他们的女人、孩子也都跟着穿着汉服画像……

这要是搁在普通老百姓身上,那必须是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