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宗别闹
赵辅和朱永,追了漠北诸部联军数百里,砍下了数万颗漠北儿郎的头颅,一直追到后勤跟不上了,才班师回大同防线。
一战成名。
成名的不是赵辅和朱永。
而是幼军。
自景泰十八年后,漠北这片广袤的区域,但闻幼军之名,不复长生天之卷。
幼军之名可止草原幼儿夜啼。
作为主力的毛里孩直接被打崩了。
随后,大元可汗孛儿只斤·满都鲁掌控草原诸部大权,杀了毛里孩,并吞并了毛里孩的领域,成为草原霸主。
而也克力部强势崛起,其首领亦思马因成为权臣。
虽然被大明打得很惨。
但却激发了草原儿郎的血性。
北元诸部前所未有的团结了起来,欲要和大明抗争到底。
不过当下……
他们得先想办法熬过景泰十八年的寒冬。
先大明太子朱见济回朝一天,广西的军报送递到紫禁城,大明朝野松了口气。
安南退了!
之前景泰陛下下旨,广东、福建、江西、湖广、浙江五大都司,并同云南沐王府、广西都司备战广西,举国之力践行大明之不降不和之基本国策。
尤其圣旨中的“并振国威”,着实给地方都司打了一通鸡血。
五大都司正愁没仗打。
一听备战,立即按照景泰帝的最大尺度,也不管大明有没有钱,五大都司同时派出了一个卫的兵力作为先锋部队进入广西。
就算如此,安南的大军依然在广西境外徘回,还在等待机会。
然而没有机会。
先是台湾被大明太子殿下一战平定的消息传到了黎思诚的耳朵里,随后堡宗的舰队出现在安南的东海海域上,欲要在安南登陆。
之后,漠北战事的消息又被安南安插在大明的细作“探知”。
同时,朱祁玉写的国书也送到了安南,其中从太子那借鉴来的一句话,对安南朝堂发挥了巨大的震慑力:“勿谓言之不预也”。
黎思诚反应很快。
立即下旨给前方军队,命令撤退。
然而负责统帅安南大军,把广西都司打成了筛子的那位统帅,反应更快,黎思诚的王命还没送到,他就已经下令撤军了。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
如果在安南境内打,大明很可能要吃败仗,毕竟安南正巅峰,其国力远胜于黎太祖黎利当权的时候,而大明雄师又不如太宗和宣宗时期。
此消彼长。
宣宗时期,大明的交趾驻军尚且被赶回国内,现在入侵安南作战,很可能是一个泥潭,最后把大明拖得半死不活。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大明在安南打不赢,同样的道理,没有漠北和台湾掣肘,安南的大军敢入侵大明,也基本上也只有一个下场。
死!
大明的战略纵深和国家体量摆在那里。
依然是天朝上国宙宇第一!
景泰十八年,大明有可能面对三线作战的险恶局势,就这样平息了下来,不仅如此,还掌控了台湾,削弱了漠北诸部,国家形势一派利好。
在如此情况下,大明太子远征得胜归来,自然少不了一场倾城大典。
犹胜当年从福建归来。
旌旗飘飘,城内百姓云集街巷两侧,夹道欢迎大胜归来的太子殿下,无数深闺女子推窗,只为有机会看一眼那个传说中的很好看的年轻的太子殿下。
如此光耀下,哪怕朱见济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迷失了。
他发现自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时代。
甚至想着今后是不是可以稍微放慢脚步,享受一下人生,先来个选秀充斥东宫后院,怎么着也得有个三妻四妾嘛。
结果回到太庙时祭祖时,被于谦泼了一盆冷水。
朱见济瞬间冷静下来。
于谦只说了一段话,朱见济膨胀的心态就瞬间破裂,于谦说:“今有举国之尊崇,殿下可记堡宗陛下当年,举国之憎痛?”
是的。
现在自己功盖天下,风头一时无两,百姓爱戴朝野拥护。
可天子是一辈子的职业。
别说自己今后成了堡宗那样的人,哪怕是个中庸的守成君王,百姓和朝臣前后一对比,就会认为自己晚节不保。
人嘛,有了崇高的身份和地位后,哪有不在乎身后名的。
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追求。
比如一般老百姓,追求温饱之余,老婆孩子热炕头,再来个三妻四妾最好,因为这是他们很难达成的梦想,而站在朱见济这个位置,三妻四妾都是一句话的事情,他应该追求的是名垂千古,是一生帝王生涯的灿遗千秋。
人死灯灭。
但一个人名垂千古,是否也是另外一种长生?
所以朱见济被于谦点醒了。
自己可以膨胀,但不能飘。
路还很长。
在太庙祭祖后,朱见济和朱祁玉一起走出太庙,对跟随着自己回京的两位藩王道:“两位王爷暂去十王府安置,等孤休憩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