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近,各人心里都有些念想,天气渐凉,果子也放得住,于是乎昨个钱阿姥刚称了一斤鲜枣,今个公孙三娘就抱回来三个柚子,明个岑开致又提了一篮苹果。
加上左邻右舍你来我往的送礼,屋里果香扑鼻,阿囡每日都能换口味吃,美得都不愿睡觉了。
岑开致回礼一概用她做的小饼,饼皮都是一样的,面粉和上油酥,只是馅料做了多种。
明州的小饼里喜欢放苔菜,苔菜要炒干碾碎,再加芝麻、核桃,糖与猪油,混好搓成小丸,包入面皮之中。
岑开致做的苔菜小饼,喜欢馅多皮薄,烤好后酥皮透出苔菜的墨绿色,一口下去虽无荤腥,却是甚是咸甜鲜香。
有阿囡在,一个纯甜口的小饼绝少不了,芝麻红糖、豆沙莲蓉,还有给李氏的芋头酥酪馅。
钱阿姥这几日只盯着阿囡有没有钻进橱柜里偷摸饼吃,就够她忙活了。
阿姥更喜欢饼皮酥松不带馅的,岑开致做了一锅只有油糖的,面饼费了些功夫,一层叠一层的按揉,要做成千层酥,煎烙时多些油,香得路过行人钻进来问是什么吃食。
头一锅,阿姥自己一个没尝,乐呵呵的全卖了。
食肆这几日一锅一锅的往外端饼,香得过路行人钱袋都空了。
“中秋那日就不做了。”岑开致道。
“我瞧着酥油还有好些,你们尽管游船放水灯去,我老婆子守店。”钱阿姥舍不得银子,固执的道。
只是她从来犟不过岑开致,中秋这日一早起来,厨房门便给锁了。
钱阿姥哭笑不得,“傻囡,饭不吃了?”
“我让三娘去买龙记的大肉馒头,羊脂蒸饼,还有钱记的枇杷饮子。”
岑开致梳发手拙,把阿囡扯成一副吊梢眼了,傻丫头还乐颠颠的随她摆弄。
最后是阿姥实在看不下去,进屋抱了一身衣裳出来,递给岑开致,道:“我来梳吧,既费好些银钱定了游船,也好生打扮一番。”
老人家还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故意不看她。
那身衣裙的颜色淡得像被风吹散的晚霞,只余下一点极浅的烟粉,而且用料细腻,针脚严密,不晓得熬了几个大夜才做出来的。
钱阿姥不会说话,有时急了也粗声粗气的,但岑开致知道她心肠好,从前待她的刻薄皆因出自对馥娘的疼爱,如今馥娘不在了,她这份柔软心肠除了搁在阿囡身上,也分给了岑开致。
岑开致救助这对老幼,也是看在馥娘曾对自己雪中送炭的情分上。
你对我好,我也受意,钱阿姥和岑开致之间倒是渐渐多了真心真情。
阿囡好生眼馋,催着她快去换起来瞧瞧。
钱阿姥知道岑开致生得好,她晨起眼皮浮肿时都觉得圆泡泡的可爱,在厨房里烟熏火燎,满面油光,只消一捧井水就都抹掉了。
可也没想到她仔细打扮了之后,被这身轻纱一笼,更美得清丽脱俗,在风中一裹,总觉仙气飘然。
钱阿姥十分满意,又忽得冷嗤了一声,惹得阿囡不解的仰脸看她。
“想到那个姓张的耽误你,很不痛快!”
岑开致笑道:“阿姥,今日过节,不提那些晦气玩意。”
“回来啦。”公孙三娘一声唤,激动得阿囡蹦起来就跑。
钱阿姥正在绑红绳,结还没打好,就脱手了,辛辛苦苦全成泡影,气得她拍大腿。
“你这馋嘴的丫头,哪回短你吃了!快回来!”
四四方方小小天井里,孤苦无依的四个女人,也成了一个圆满的家。
江府早些时候收到了公孙三娘送上门的小饼,李氏上无婆母下无儿媳,一贯懒觉,把公孙三娘错过去了。
她自觉有些失礼,吃了一口小饼,更是唉声叹气。
“这样好吃,我却连面也没叫人见一见,下回若再想吃,岂不难开口了。”
芋香浓郁,乳酪丝滑,绵软甜糯,饼皮酥酥松松,吃时要用手托住,不然撒了一地,总要引得蚂蚁来饱食一顿。
与公孙三娘说上话的詹阿姥道:“娘子稍安,不过是寻常食肆,说是因少爷诸多关照,所以送上节礼。您若想吃,请少爷捎一句嘴就成了。”
“诸多关照?”李氏一字一顿的琢磨着,又问:“那姑娘生得如何?”
“生得,额,倒是体格壮实,五官也还算端正,就是,额,可能粗活做多了,瞧着黑了些,糙了些。”詹阿姥如是相告。
李氏先是蹙眉又是点点头,道:“身体康健最要紧,旁的,唉,八字都没一撇的事儿,我瞎想什么,如今就是只母蚊子,我都恨不能叫它去咬星阔一口!”
今年的中秋不是个赏月的好时候,浓云疏风遮遮掩掩,总叫月色看不分明。
游船半日,大家都有些乏了,钱阿姥还挂念着要回去供财神,岑开致就赁了一辆马车回去。
钱阿姥抱着阿囡睡着了,公孙三娘倒是不累,依旧精神矍铄,瞧着岑开致挑开车帘望着天际那轮影影绰绰的圆月。
街面上游人欢笑,将她此刻的沉默衬托得格外寥落。
“是不是在担心你祖母?”
岑开致轻轻的‘嗯’了一声,她见过曲氏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