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中华武士(1 / 3)

一九三七年淞沪会战之后,上海沦陷,徐重光虽然可以选择战死上海,但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将武士会总部迁往南方的广州,以便能够继续收拢南下的拳师,组织抗敌。

日本可以说一个极虔诚的佛教国家,佛教在日本亦是非常强大的一股力量,他们甚至认为这场战争是一场“弘扬佛教的圣战”,宣称“日本是佛教正法源头”,以“一乘妙法统一亚洲、统一世界。”,要求中华佛教徒“保教不保国”。

凡是为他们效力的,就可免于杀戮,但凡是拒绝为他们效力的,则予以残酷的屠杀。

在上海的时候,僧侣组成僧侣救援队,救助伤员,会拳脚功夫,则是加入中华武士会。

而当上海沦陷后,日军亦是对此展开血腥的报复,其中下手最恨的,恰恰就是那些穿着军衣的日本佛教徒,杀起僧侣来从不手软,对尼姑的侮辱更屡见不鲜。

在此中情况,没有武力的佛教界尚能勇敢反抗,组织武装力量,上马杀贼,下马学佛,号召僧侣以菩萨大悲大无畏之神力杀敌护国,要求教徒放下法器,举起屠刀,以杀止杀,唯有降魔方能成佛,而日寇即魔。

尤其是五台山,是身先士卒,上阵杀敌。

而拥有一支僧兵以千计,还有几百条枪,又是大地主,可以说是有人有枪还有粮的禅门正宗却完全无动于衷。

皮将军正是因为看到各地佛教僧侣组织武装从军的盛况,才会认为天下禅门正宗的少林寺一定会像各地寺庙一样,故而信心满满的只带二个警卫上山动员,结果差点没被那群和尚杀了送日本人领赏钱。

上海沦陷之后,就是南京,南京沦陷之后,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等血腥暴行,三十万冤魂就此飘荡在南京城的上空。

也正是从那一刻起,神州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能坐视不理,漠视这场战争,一时间,群情激奋,全国愤然。

此等残酷血腥之暴行,无论至何时何地,都不应为后人所忘。

于徐重光而言,众多武馆弟子整装从戎,是中华武士会得以飞速扩张的阶段,在广州与精武会合作,积极收拢北方南下之拳师及南方各武馆弟子,

正如义和团运动之后的那句: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但在武士会的高速发展之外,徐重光深切的体会的是无穷的愤怒与绝望,无尽的屈辱。

在和平年代,上百条人命就足以令人动容,默哀,然而在这个年代,山河破碎,异族的铁骑践踏在神州的每一寸土地上,数千万条人命如同草芥一般被割走,无数的同胞沦为猪狗任人鱼肉。

然而到后世,日本人不承认,连我们自己都能淡忘,这才三代人就已如此,倘若是十代人,三十代人,是否就如同现在的人看待明末清初时鞑子的屠杀一般冷漠?淡然?

才三代人就能有不少精日分子,倘若是十代人,三十代人,是否就如同现在的人吹捧清军入关是天命所归那样吹捧日本人是发动圣战?

徐重光曾看过日本公开的三万余张侵华时期照片,每一张黑白的照片都仿佛向他诉说着日军的残酷和泯灭人性。

那一刻他就在想,如果他能够回到这个时代,一定要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

他相信中华能有过去的无上辉煌,先贤志士的牺牲功不可没,如今他就身处这个时代,也许这就是上天的意志。

但如今的他,又要带着武士会撤离广州,这一次,他准备回归西北。

此前没有直接从上海撤到西北,一是因为战争局势的缘故,他想要回到西北,就只能从西南绕一个大圈,二是因为在广州可以收拢南下之北方拳师和南方当地的武人。

但是如今,局势已然恶化,广州沦陷,也迫在眉睫。

因为国府抽调驻粤军队增援武汉等战场,加之武汉站场相持不下,日军遂发动对广州方面的进攻。

日军第五师团于23日攻占虎门要塞,25日攻陷三水,26日又陷佛山,而后攻陷广州,令坚守武汉彻底失去意义。

佛山沦陷,而攻陷佛山的,正是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长三浦敏事,也就是叶问电影中三浦少将的原型,虽然在平型关得以幸免,但还是死在了叶问的咏春拳之下。

然而三浦敏事死于叶问之手只是电影中的事情,毕竟一位日本少将的死亡,那是会在整个神州大地上引起巨大的震动。

那是足以令举国同胞为之一振的消息。

现在是一九三八年,能够当上日军旅团长这一职位至少是少将,一旦死后还会特别晋升为中将。

比如一年后同样是担任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长的中村正雄,他将死于昆仑关之战。

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一位日本陆军少将的死亡,足以振动中日双方乃至西方列强。

目前被华夏军队击毙的日军少将,其实都是大佐,是因为阵亡才被追赠为少将的。

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毙命的日本将军,是日军第十五师团步兵指挥官,田路朝一,于一年后的六月,乘飞机过黄梅上空时被地面火力击中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