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祖孙(二)(1 / 2)

这一番话,如刀锋般锐利,刺进冯侍郎的心肺。

冯侍郎脸上的肌肉剧烈的抖动了几下。

他的记忆忽然回到了三年前的那一夜。

冯纶惨死的噩耗传到京城,冯夫人当场晕厥。他这个做父亲的,在书房里痛哭失声。虽然冯纶被过继给了弟弟,又在平江府祖宅长大。可毕竟是他的亲骨肉啊!

而且,冯纶天资出众,聪慧过人,科举得意。他一直以幼子为傲。

冯纶的死,定然和江南总督曹振脱不了干系。

一个曹振不可惧,可怕的是曹振是宫中曹贵妃的嫡亲胞弟,是慈宁宫曹太后的亲侄儿,也是汉王殿下的亲舅舅。

曹家出了一位太后一位贵妃,富贵至极,权势滔天。隆安帝对外家也十分亲近。曹氏一族,在朝中做官的不下二十多人。

这些曹家子弟,有外放做知府通判的,有的在京城六部当差。曹振官职最高,做着二品的江南总督。再加上宫中有太后贵妃撑腰,势力庞大。

这满朝文武,有敢招惹皇室宗亲的,却没人敢和曹家对上。更遑论他一个区区礼部右侍郎了。

他不能因为冯纶的死,让冯家上下一同跟着丧命。

这一桩命案,只能不了了之。背后的黑暗和庞大的内幕隐情,也只能随着冯纶一并迈入地下。

这三年来,他每次想起无辜枉死的儿子,就会来书房,将冯纶的信慢慢看一回。心痛一回难受一回,再将信放回匣子里锁好。

就连冯夫人也不知道。

他一个人独自藏着这个秘密,如饮一杯苦涩的黄莲。心中的痛苦,又有谁人知道?

这个混账丫头,凭什么张口就来指责他?

冯侍郎狠狠地盯着冯少君,将声音压低:“这桩命案,背后有重重隐情。你一个黄毛丫头懂什么!”

冯少君哂然冷笑,目光锐利如刀,洞悉冯侍郎心中所有的阴暗:“什么隐情,什么顾虑。伯祖父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无非是权衡利弊,压下命案,向曹家低头,苟且求生罢了。”

“哦,对了。伯祖父还擅长联姻结亲。”

“当年小姑母嫁给康郡王,伯祖父从四品郎中升到了三品侍郎。两年多前,又将少梅堂姐嫁给了跛腿的谢姐夫,和吏部尚书做了姻亲。”

“如今,巴巴地将我接回京城,又是想做什么?”

“莫非是相中了秦王府里那位病秧子小郡王,想将我这个孙女嫁给小郡王冲喜?”

“我父亲最后一封信中,央求伯祖父照看我。原来,伯祖父就是这么照看儿子的遗孤!”

冯侍郎:“……”

以冯侍郎之心黑脸厚,此时竟被冯少君讥讽得耳后发热。

再心狠无情的人,内心也有软弱之处。冯侍郎唯一的软肋,就是死去的儿子。

心中所有的阴暗算计,皆被揭穿。

这一刻,冯侍郎就像失了壳的蜗牛,脆弱又狼狈。

他甚至忘了追问冯少君为什么会知道他心中的盘算,软弱无力地为自己辩解:“秦王府的小郡王,确实自小病弱。不过,他是正经的天家皇孙,身份矜贵。”

“如果不是因为常年病弱,这样的亲事,哪里轮得到冯家。”

冯少君冷冷一笑:“是啊!我这么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能嫁到秦王府,那是前辈子烧了高香。便是一进门守活寡,日后随着小郡王殉葬,也是我的福气了。伯祖父,你说是也不是?”

冯侍郎无言以对。

他就是再无耻,也说不出“是”字。

烛火忽地跳跃了一下,在冯少君白皙的脸庞上投下一片阴影。

脸庞还是那样柔婉美丽,目光却如刀锋。这般鲜明的对比,令人心中莫名的生出寒意。

这绝不是什么听凭长辈摆布的柔弱孤女!

她是有备而来,要将冯家搅得天翻地覆!

冯侍郎有了这一层了悟,再看冯少君,已带上了戒备提防:“少君,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就算你爹的命案别有内情,你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抗的姑娘家,能做什么?曹家根大枝深,我们冯家根本招惹不起。”

“你有什么心思,速速收起来。千万别连累了冯家老少!”

说到后来,腰杆渐渐挺直,声音也愈发铿锵有力:“我是对不起你爹。可我不仅有你爹一个儿子,我还有长子次子长女次女,还有一堆儿孙。”

“当年我屡次写信劝他罢手,和光同尘。他性情执拗,听不进去。结果招来杀身之祸。”

“他一闭眼死了。我因为他被人轻视小瞧,被曹家试探刁难,处境艰难。我将少梅嫁去谢家,和吏部尚书府结亲,为的是什么?”

“唯有我在朝堂安稳,冯家上下才能有好日子过!”

冯少君嗤笑一声:“是,伯祖父卖女求荣是逼不得已,将孙女嫁给一个跛子,也是被逼无奈。”

“想将我嫁进秦王府,也绝不是为了攀龙附凤。一切都是被逼的。”

冯侍郎被讥讽得老脸发烫。

事实摆在眼前,所有辩驳的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索性倒打一耙:“知道此事的人少之又少。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