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吃茶看大戏(2 / 3)

大宋青衫子 陆壳儿 1979 字 2022-03-28

桩拴马,李元惜则紧蹙眉头,领着小左步行到街面上探查。

街面上只有稀疏几个人而已,而且两边店铺大部分已经歇业关门,没有灯火照耀,走路必须特别小心。

又因街面常年未修缮,大坑有成年人腰粗,小坑也有脚掌大,星罗棋布十几个之多,淋了几场春雨后,没有青砖覆盖,雨水肆意冲刷砖下夯实的土石层,导致土质流失严重,每个坑周边几乎都呈漏斗式塌陷,有的青砖下一半是空的。

“这样的路走人,实在太危险了。”小左愤愤不平:“街道司真是活该被骂!”

“是那些不作为的管勾和青衫活该被骂!”李元惜纠正她,将手里的一把湿泥扔回坑里去。

“说起来,是个小工程,要放咱延州,十几个兄弟闷声干,一个下午就能补齐备。”

“又来了,”小左无奈地摊手:“这是东京,不是延州,你没有主君和范大人护着,人生地不熟;你没有补路的本领,只有把吃肉嗜血的大刀;没有身强力壮的兄弟,只有一个聪明可爱的丫鬟。要我看,这样的小工程,得……”她转着眼珠算计,掰开三根手指头:“得再多加三个时辰。”

“贫嘴!”

小左看街头,周天和正向她们走来,便赶紧抵头和李元惜嘀咕:“哎,姐姐,你看那人,相貌平平,衣着泛泛,就是个普通后生,就算不贫苦,也绝不是富人。”

“你居然还有嫌贫爱富的一面。”

“谁嫌……啧!我是觉得蹊跷,他究竟是谁啊?”

“店家不是告诉你了?周通达赁马行少东家。”

“你真信啊?”

“人家叫你信,你就信,急什么。”

二人正说笑着,就听不远处传来一阵吵闹声,随之而来的是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

前头商人模样的几个人气势汹汹地围在一家典铺门口,手里还提了些垃圾泔水之类的秽物,边泼边大声叫骂着。

小左连忙掩了鼻子,正要和李元惜八卦,这家典铺是不是有损诚信,坑了别人银子引发众怒,就听那边周天和突然道声“坏了”,边喊着“快住手”,边从她们身边路过,朝那几名商人快步跑去。

没想到,那些商户们一见周天和赶到,活像热油里进了水,一下炸开了锅。

“周天和!周公子!老顽固许万年脑子不好使,你跟着他瞎起什么混?你家大业大,上面有老东家作主散财,青衫爷们自然供着你,可我们都是小本生意,半点都不敢得罪!”

听见“青衫”二字,李元惜和小左也赶忙跟了过去。

走近一看,那里有个人正被商户们团团围堵着,正是他们口中的老顽固许万年。

许万年方正脸,扫帚眉,大约三四十岁年纪,生的和气模样,这会儿却因竭力护着典铺的双扇木门而面目狰狞。铺内传出孩童啼哭,从里捶打着木门:“你们不要欺负我爹,他没做错……”

孩子稚嫩的哭泣提醒了周天和,他连忙从商户们手中抢过泔水桶,使劲扔出去:“怎么着?你们还打算把泔水给孩子泼上去?”

“状告青衫子的讼状是我替许大哥写的,主意也是我出的,可我们为的,是整条万怡街!”他把许万年护在身后:“我理解大家什么心情,我也明白大家的损失,可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冷静!”

商户们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冷静?半个月,一个铜板的进账也没有,赔进去的,比给青衫们打点的,多得去了。你们要的王法天理,我们跟不起!”

“快把诉状交出来,大家谁也别难为谁!”

从这高高低低的争辩中,主仆二人将缘由听了个大概。

半个月前,青衫们借口要在万怡街补路,设下路障,可实际上打得却是勒索商户们的主意,这在东京城内的商圈里,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大家的应对措施约定成俗,即:凑份子打点青衫子,称为“孝敬”,破财免灾。

典铺掌柜许万年却是个油盐不进的,不仅不同意交钱,还在周天和的帮助下草拟了一纸诉状,企图将青衫子们告到开封府尹那儿去!

乖乖,那群穿青衫的,说白了就是些兵痞,你不让他好过,人家转个弯就能让你做不成生意。

商户们害怕引祸上身,于是便有了眼前这一出闹剧。他们堵住许万年,无非是想逼他交出诉状,承诺不再惹是生非。

“街道司本来就有修街补路的职责,各项经费都有公家调拨!凭什么再向我们商户索要钱财?”许万年当真固执,即便被人泼了一身泔水也不肯改口:“八十年前,太祖皇帝降旨建东京城,百万民夫挥汗如雨,数万能工巧匠披肝沥胆,才有了东京城的雄伟壮丽。你们脚下这条街,就是我太爷爷修的!它是太爷爷一辈子的骄傲!”

“小左,走,吃茶。”李元惜说着,拽着小左往临街的茶楼去。小左看得正热闹,很不情愿:“姐姐,这会儿吃什么茶啊?周天和还在那里围着呢……”

这家茶楼掌柜正在街上闹事,楼中只有他家内眷,凑合着招待了,按照李元惜的意思,在二楼临窗位置泡了壶茶。

这内眷边抱怨着日子没法过,边收拾细软,准备回娘家呢。

“姐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