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长正忙着烤糍粑呷,哪里有功夫听大人们讲什么?小心翼翼地用几根竹棍子放在炭火上搭了一个架子,然后将一个糍粑放在上面,时不时地用手捏一下,翻一面。生怕糍粑被烤糊了。这年月,吃的东西太珍贵了。糯米是个稀罕物品,这糍粑也稀罕得不得了。
虽然灶坑这里很热,但是小道长一点都不在乎,脸蛋上汗珠倏地滑落下来,在小道长的脸上留下一道道印痕。
等了许久,糍粑终于发出一股谷物焦黄的芬芳。小手捏了捏糍粑,已经变成软乎乎的,小道长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糍粑表面烤出焦黄色,咬起来,很脆,吃在口里,很香,糍粑里面很粘,不需要加糖、也不需要加任何别的调味料,只是糍粑的原汁原味,就已是味道的极致。小道长掰一半拿去给师父。
“师父,糍粑好好呷。”
老道见徒儿孝顺,高兴得不得了,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师父不喜欢呷糍粑,兴儿自己吃。”
“师父,吃嘛。”小道长不肯干,他觉得这么好吃的东西一定要跟老道长一起吃才对。
“道长,小道长真孝顺。”张方清由衷地说道。
“哈哈。这孩子,啥东西都不落下我。”老道士的话语里带着一丝得意。
张方清几个在老道这里坐了一会,便要去山里砍树。
老道让他们砍完了树过来吃了饭再下山。这一回张方清没有答应。
“道长,我们待会就顺着山涧把树拖回去。”张方清说道。
“才砍倒怎么拖?”老道不解地问道。
“我们上一次过来砍了一批,一直晾在山上没拖回去,这一次正好把上次砍的拖回去,另外再砍一批。过不了多久,就要选建学校的地方。道长不如你给咱们大队看个好地方呀。这个学校可是当紧得很。”肖大江说道。
老道连连摆摆手:“现在公家修学校,就是要搞科学。我去看地方,那不是搞封建迷信么?将来哪个要是拿住这件事情,我老道士可就倒霉了。”
张方清点点头:“公社的干部讲,等学堂修好了,以后我们仙基桥村也要开夜校,我们这些摸锄头把把的也要学文化,讲科学。这事还是莫麻烦道长。将来的事情可不好讲啊。”
张方清也是仙基桥少有的几个有远见的。
过了没多久,仙基桥就开始建学校了,仙基桥几个大队干部直接把这事给定了下来,没谁决定要请地仙或者道长过去看一看屋场。其实看不看都没有关系,用老道的话来说,这学堂是公家的地方,公家的地方带了公家的气运,一般的邪祟不敢侵犯。
老道也带着徒儿下山去看了一下学堂建设场面。全村数百号人一齐出动,那场面真是壮观。一座矮山,没几天功夫就夷为平地。
“一个年级一个班。得五个教室。我们再多做点打算,修六间教室。另外还要给讲课的先生准备好房间。这个镇里的小学有个样板,赶明儿去镇里一趟,把尺寸量回来。方清,你是泥水匠,这个事情交给你去办。”周茂林说道。
张方清直接应了下来。他是仙基桥手艺最好的泥水匠,修这个学堂,他是大师傅。村里干泥水匠的都听他的指挥。将来出了啥事情,自然也是找到他这个大师傅的头上。
这个大师傅其实也没什么别的好处。无论是师傅工还是副工,拿的都是相同的工分。都是干共产主义嘛,自然是吃大锅饭,平均分配。
周茂林看到老道带着徒弟过来,客气地跟老道打了声招呼:“道长,本来我是准备喊你过来帮忙看一下学堂的屋场地。后来想了一下,就随便找了个地方。”
“这个地方好,这个地方好。是个出人的地方。学堂是公家修的,本来就是公家的大运道。随便建在哪个地方,就能够将哪个地方给旺起来。我过来就是带兴儿过来看看,将来他也要到学堂来念书。”老道说道。
“小道长也来念书啊?好啊好啊。是该念书。”周茂林说道。
周茂林忙得团团转,建小学堂的事情,里里外外都是他管着,忙前忙后的,说了两句话就匆匆走开了。
“徒儿,你看这学堂咋样?”老道问道。
“这学堂好不好,我哪里晓得?”小道长看着四处挖得坑坑洼洼的,皱了皱眉头,完全没什么好看的呀。
张喜来一看到小道长,立即冲了过来:“小道长,跟我去捉鱼么?”
“好啊,师父,我跟喜来去捉鱼。”小道长兴高采烈地说道。
“去吧去吧。”老道说道。刚刚碰到了张方清,说好了去他家吃饭。
张喜来家里有竹甑,是仙基桥农家专门用来在沟渠里捕捉小鱼的渔具。操作简单,上手即可使用。
张喜来与小道长一人提着一个鱼篓,一个人扛着一个竹甑,另外还拿了一个用竹子做的一个三角形的工具,三角形的竹子上面套了很多竹圈圈。
仙基桥的稻田中间有一条小溪,小溪里的水不是很大,水流也很平缓。但是可以看得见,溪流里面有很多小鱼在水中嬉戏。
张喜来虽然只比小道长大上一岁多点,但是捕鱼的经验非常丰富。在小溪里选了一个很窄的地方,将竹甑迎着水流放下去。将两边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