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渡春风。
身穿白龙袍的少年世子一骑骏马带着亲卫呼啸而过,转眼就消失在了城门口。
“小王爷回来了, 也不知道这次打猎如何了。”
“小王爷?”有初进京城的人很感兴趣的问, “就是瑞王府那位小王爷吗?”
先帝子嗣不少,王爷自然也不少,但是如今都老老实实, 生怕被当今给惦记上,能这样肆意往来的,也只有当今同母胞弟瑞王的子嗣了。
“正是。”上京为天下之首,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人来到这里, 又有多少人失意离去, 被问的人也不奇怪,笑着说了起来。
“可真是贵人啊。”那人惊叹, 又有些好奇, 说, “说来也奇怪,我最近总听说过小王爷如何,那郡主呢?”
王府贵重,寻常人哪儿多说随着靠近上进, 他倒是听说了不少小王爷的事, 但是却不曾听说过他的兄弟姐妹。
说起这个,那人立时就笑了。
“王府只有小王爷一个子嗣, 哪儿来的郡主。”
“啊?竟然如此?”那人不敢置信, 瞧着他脸上的笑隐约觉得有内情, 忙问,“为何会这样?”
“这话算是你问对了人,要是别人, 还真说不上来,我也是听一个远方亲戚说的。”说话的人面上有些得意,显然很是自豪自己有这么个能谈听出消息的亲戚,道,“还记得,应该是几年前……”
几年前,世子已经八岁,可瑞王府却一直没有再出子嗣,太后不免担心,在六十寿宴上问了一句,当时瑞王直接说,女子生产元气大伤,他不敢再让王妃冒险,所以以后都不准备再要子嗣了。
也就是说,周岁就被请封为世子的燕弘璋,便是瑞王府唯一的子嗣了。
这话他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丝毫没有遮掩,寿宴上可谓是人尽皆知。
当时,满京城的女子不知道有多羡慕瑞王妃,独得王爷宠爱也就罢了,还这样在意,连生育这样的事都记在心里。便是如今,但凡提起瑞王妃,有几个女子不羡慕的。
这话不用外面的人说,魏云台心中便知道的清清楚楚。
挑起的车帘迟迟没有放下,他回忆着刚才一闪而逝的面容,他长得,更像他的父亲,但是那双眼,却十足十的像极了他的母亲。
但是,却并不像他母亲那样总是温柔而沉静,眉眼飞扬,满是少年意气。
“大人,启程吗?”外面跟着的仆人小心翼翼的问,他们都是宁国侯府的老人,很是清楚这位主子的过往,如今不由担忧,怕他多想。
“走吧,回府。”魏云台放下车帘,轻声说。
自从瑞王大婚那年,他就外放去了外地,这些年兜兜转转,官至知府,如今回京述职,也不知道前途如何。
侯府内,魏怀良也在想这个。
陆明华嫁给瑞王,这些年被那位王爷如珠如宝捧在手心,十几年都不曾有过丝毫疏忽,谁人不知情深。偏他那个孽障,当年又那样对不起陆明华。
这些年,不是他不想让魏云台回京,而是他不敢。他在外不招瑞王的眼还好,若是回来……
可,在外做到知府,就已经到顶了,他总不能让自己的儿子一直辗转蹉跎,他也不年轻了。
这次叫魏云台回来,就是稍作试探,看看这些年下来,瑞王可还惦念,万幸的是,消息递上内阁后,没被打回来,他心中算是松了口气。
“老爷,您说这几家的姑娘,谁更好些?”孙氏顾不上朝堂里的事,而是惦念着魏云台续弦的事情。
自从当年到如今,辗转十七年,魏云台一直独身一人,连妾室都不曾有过。以前在外面也就罢了,她管不上,这次回京,说什么也要压着魏云台娶妻。
这些人家,都是她千挑万选出来的,续弦,而且魏云台年纪也不小了,高门贵女自然不愿,她也不想娶庶出,这般挑挑拣拣,最好的一个人选是工部尚书家的长孙女。
臣子之女,说不得工部尚书这官还能做多久,自然比不上世袭的勋贵人家,可这会儿,孙氏也顾不上嫌弃什么的了,能平平安安娶回来,她就阿弥陀佛了。
魏怀良知道她着急,粗粗看过一眼,便就放下,他不满意是其次,主要是,“费这个心做什么,他不一定愿意娶。”
他这些年试着培养过二房的几个子嗣,可天资材质,都是平平,只得放弃。魏云台虽然感情上糊涂了些,可只看他十几年就做到四品知府,年年考核优等,便知他才干非凡,所以到最后,还是把继承侯府的希望,放在了魏云台身上,
孙氏闻言,叹了口气,又皱眉。
她们府上的事情,她如何不知,不娶妻也就罢了,她更担心的是,自家儿子这样,会让瑞王不喜。
夫妻两个一时间愁做了一团。
半晌,孙氏苦笑一声,“谁能料到……”那陆明华还有这样的造化呢。
知道她的未尽之语,魏怀良也叹了口气。
是啊,谁能料到呢。
“那就是那个魏云台?”进京之后,燕弘璋就缓了速度,见着亲卫跟上来,问了一句。
亲卫点了点头,说,“兄弟们一直注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