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人的城市人口密度低,这都是有传统的。
这些年,大乾人的乡村经济都是非常发达的,大量的农场主们都是生活在农村地区,而且他们有钱。
哪怕是现在也同样如此。
大乾帝国里的相当多一部分中等收入群体,其实生活在乡村地区,而不是在城市……
哪怕是在城市里也是住在郊区,一般不往市中心扎堆,如今住在市中心各种所谓公寓里的人,一般都是中低收入群体!
大乾人的居住习惯,再加上大乾的土地其实不怎么值钱,所以一般城市内的居住类建筑,一般都是普通的低层住宅,郊区独栋为主,除了市中心外,极少有高层公寓。
如此也就导致了城市内的人口密度非常低。
同时大乾人的马匹保有量巨大,马匹价格低廉,饲养价格低廉的前提上,很多住在郊区里的中等收入以上家庭都是有马的,大多也会有自驾双轮马车或者四轮的普通马车备用,很多男主人上班都是骑着马或者驾驶单马双轮马车去的,家人出行都是男主人赶车,带着家人一起出行的!
大乾帝国里的很多企业,一般都有专门的马肆,就是为了让员工停放马匹!
此外还有众多的收费公共马肆!
因此城区内的面积哪怕稍微大一些,也不会影响大乾人的出行,要不然大乾人也不会发展出来人口密度太低的城市了。
这一点和汉斯王国为代表的很多国家是截然不同的,在汉斯王国的大城市里,你可以看见很多高楼大厦,但是在大乾帝国的大城市里,其实很少能看见高楼大厦。
汉斯王国那边的高人口密度城市,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就非常大了,之前的时候公共马车就很多,后来又出现了有轨马车。
至于现在,很多城市为了节省成本,逐渐把有轨马车换成有轨电车了。
这直接导致了有轨电车在最近两年来在汉斯王国发展的极为迅速。
人家汉斯人甚至十几年前就开始玩地铁,并逐步建设成熟的地铁网络。
而在大乾帝国呢,现在有轨电车,乃至以前的有轨马车发展的都不咋地,也就只有在那些人口数十万以上的大城市里才会有这些投资比较大的公共交通,普通城市基本也就只有公共马车。
至于投资更巨大的地铁,大乾人看都懒得看一眼……
因为在大乾帝国这地方,哪怕是在松江城这种大城市里搞地铁,就那庞大的城区面积再加上比较低的城区人口密度,搞地铁别说亏到姥姥家了,估计都会把姥姥家都给亏没了。
因此花费巨资在地下挖隧道,然后直接把火车拉出来充当城市内部的公共交通工具,这种行为在大乾帝国的人看来几乎不可理喻!
如果大城市里实在有这个需求直接修铁路啊!
挖个毛隧道,直接铺设地面铁路它不香吗?
所以大乾人的城市里也是有火车的,不过都是地面火车,通常都是属于城际火车,并不算是单独的城市内火车,属于大乾人密密麻麻的铁路网的一部分。
松江城就有着密密麻麻的城际铁路网,覆盖周边密密麻麻的郊区小镇,不少人都是住在郊区小镇,乘坐城际火车上下班的。
然后再接驳公共马车体系以及现在的有轨电车体系。
两者相互配合足以维持松江城这个大乾帝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的公共交通需求了。
不过以大乾人的特殊城市结构,其实不管啥公共交通体系都不太管用,没办法,城区面积大,人口密度低,这就意味着投入成本巨大但是收益低。
诸多情况导致大乾帝国的公共交通体系不咋地,但是这对内燃机产业,尤其是未来的汽车产业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垂拱二十六年秋,南州行省氿泉郡,这个位于帝国西北方向的郡,在大乾帝国的历史里一直都是不算太出名。
哪怕是在十几年前的统一战争里,这个氿泉郡也名声不显,没有在这里爆发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争。
甚至直到大乾帝国统一之后,帝国的军队才是首次进入该地,那个时候帝国连西北州都已经是拿下来了。
在帝国的漫长历史里,这里是属于一个被人以往的地方。
倒不是说这里的地理环境不好,实际上这里也有着平整的平原,适合开发的大量耕地,虽然天气冷一点,但是也绝对没有伯利亚行省那边那么冷。
不过此地一直以来都是人口不多,偌大一个郡只有区区二十多万人口,其郡城的常住人口只有区区两万多人。
哪怕是大乾帝国里的城市以城大人少而著称,但是这样的人数也算得上是人少了,一些发达富裕地区里的县镇城区,都比这人数多。
比如南海州那边,每一个郡的郡城人口都超过十万人。
因为南海州内各郡人口一般比较多,比如楚行起家的罗安郡,统一后进行人口普查,人口达到了三百四十多万。
而南边的松江郡更多,当时松江郡足足有五百多万人口,其中一个松江城就有八十多万人口呢。
如今的松江郡,人口更是已经达到了六百多万,其增加的人口主要来之于松江城的新增人口。
如今的松江城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