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威抽出宝剑,用手仔细抚摸,感受着上面传递来的寒意,竭力克制着双腿的颤栗,这一战他没有底。
家将将预存的预备队使用的船只尽数推了过来。
扬威率先登了上去。
回过头去,其他军官即便是惧怕,仍然咬着牙,按照队列,跟着各自家大人上了船。
船只在水上不住的摇晃,众人只能蹲着,一个贴着一个。
手中死死的握着武器,大家的呼吸都非常沉重,让气氛格外的压抑。
尤其是耳边不断有袍泽的哀嚎声传来的时候。
人员逐渐坐满船只,浪遏飞舟,扬威抽出再次抽出宝剑,指向前方,扯开嗓子喊道:“过河!”
仿佛回声,亦或是身后正在上船的将士,也跟着不断的呐喊。
“过河!过河!”
木船破浪而行,依然靠铁索稳固船身,船桨起起落落,拍打在河面上,水声哗哗作响,仿佛一曲战火纷飞之中的歌谣。
扬威一袭亮眼的战甲,身后的旗牌官,大旗猎猎作响。
身后则是一船身穿铠甲的杨家家将,或持火铳,或持长矛,亦或是抱着盾牌,而位于船尾的则是一个身强力壮,浑身长满爆炸性肌肉的擂鼓官,一面大鼓绑在船尾。
不开玩笑。
此时扬威集合起来的预备军,堪堪只有一千五百余人。
而上万人,正在被救民军压着打,所有人都在心里觉得败了,可是副总兵却觉得没有败。
非要带着大家去拼一拼。
你说此时此刻,谁不害怕?
在加上刚才那浑身染着熊熊火焰的战舰,不知道让多少人葬身水底。
此时此刻,这巨洋河已经被染成了红色。
无数将士,尚未到战场,就已经吐了一船。
扬威自己也有些怕。
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甚至他大声喝道:“老刘,唱首军歌!”
老刘乃是父亲总是带在身边儿的擂鼓官,父亲怕他死在战场上,让他打出来的杨家军名号断绝,便将老刘留给了自己。
而老刘之所以能深得杨肇基父子喜爱,除了他擂鼓的本事强,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嗓门大,在战场上关键时刻,可以传递军令。
这擂鼓官显然是见过无数大场面的,眼下战场上到处都在死人,他却浑然不惧,只见他扯着大嗓门喊道:“大公子,唱凯歌吗?”
这是戚继光编的歌,在军中颇为流行。
扬威道:“好!”
“万众一心兮!”
扬威也跟着唱了起来,“群山可撼!”
紧接着有将士跟着唱起来。
“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紧接着,跟在他们后面的那艘船也跟着唱了
起来,“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歌声一句句传递下去,最后一千五百余人,齐声唱起军歌,“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这歌声回荡在巨洋河上,这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歌,在唱了几遍之后,竟然燃烧起来很多将士尘封已久的回忆。
不觉得,大家觉得心跳似乎没有那么快了,握着兵器的手,没有那么坚硬了。
随着众人情绪的平复,这一批援军已经度过巨洋河,距离河岸越来越近。
他们远离那些混乱的袍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去河滩,建立防线,只要拖住反贼,混乱的士兵就能稳定下来。
有的勇士,已经叼着兵刃,趴在水里,就等着船只靠岸了。
“击鼓!击进军鼓!告诉所有人,我扬威来了!”
“杨家领兵规矩,赏赐和军功都是兄弟们的,我杨家一分不起!”
“是!”
随着激昂的战鼓声响起,无数崩溃中的明军将士,发现有一支船队,逆袭混乱和战火而上,他们的总兵,手持利刃,立于船头,威武如岳,气度如渊,顷刻间就要杀上岸去了。
救民军有小股的队伍,在外围活动,看到又有一支兵马靠拢,立刻前来阻拦。
立刻被扬威的秦军,用火铳打了个稀巴烂。
看到这杀气腾腾的官兵,岸上的救民军害怕了,军官招招手,小股部队立刻后撤,而官兵则纷纷欢呼起来。
“吾乃副总兵扬威,诸儿郎,此时不奋勇杀敌,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