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
这代表着武国最有钱的一批人都到了大夏。
自新正二年腊月,终于老百姓也忍不住了。
开始举家向着夏国境内迁徙。
被成船的转运到东海北路到岭南东路一带。
甚至还有一些老百姓被运到了元岛去生活。
淮南西路包括庐州府在内,武国最繁华的地带。
几乎十室九空,连个老百姓的影子都找不到。
要不是通信被阻断,庐州知府一定会到龙城找武烈哭诉一番。
老百姓都没了。
还打什么仗啊?
士兵死一个少一个,连补充的都没有。
是不愁吃、不愁穿,能跟梁国打上几个来回。
但是老百姓没了啊,就算打赢了又能如何?
难道指望如今不足二十万的百姓,能将这几座州府再重新发展起来?
商人、世家、老百姓都被弄个走了,能发展出个鸡儿来!
从当初李成决定送货上门,不让武国费力气。
就打定了这个主意,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到新正三年的三、四月,从武国和楚国共迁移人口百万计。
大大补充了岭南地区、东海地区,以及元岛和北四岛的人口。
尤其是北四岛方面,更是李成提前设定好的北方海外中心。
补充了大量人口进去,他就可以从容的发展。
针对中原诸国的北方几个大国形成包围之势。
有了北方四岛,也就是新瀛州、新九州、新本州和新北州这四座岛,他的经济版图也可以延伸到中原北部,甚至草原上民族之中,实在是舒坦的很啊。
可惜不能亲眼过去看看北方四岛的建设。
也不知道那里到底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