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书院论道,新颖看法!(1 / 2)

金陵书院外面围了满满当当的人。

书院的学生、老师都到了不说。

像李五、王姑娘这样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自己认得点字的人也来了很多。

最外层就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跑堂、小商贩这类人。

前面的那些人或多或少都是对知识感兴趣才来的,而后面这些人就全是看热闹。

在他们眼里,不管是论道,还是唱大戏,都没什么区别,都是看个热闹罢了。

当然还有很多人是对项燕慕名而来。

都想离近了看看这救了全城人的钦差大人是长个什么样。

本来这种相对来说还算比较严肃的活动来说,围观的人不宜多,基本都是要清场的。

就算只是观众都要有点墨水和素质的人才能充当。

毕竟乱哄哄的,对知识本身不尊重不说,噪音太多都听不清对方说什么,还论什么道嘛。

但项燕的目的是为了发表自己的“柴薪论”,所以阻止了书院方的清场。

李五到处望了一圈,没有看到王姑娘,心中顿时有点失落。

再望了一眼这乌泱泱的人群,眼中现出一丝鄙夷。

都是些随波逐流的庸者!

不像自己。

自己可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的!

时间上差不多了,随着唱礼者高声宣布论道开始。

项燕和范行恭谈论了起来。

一开始先是从四书五经中挑了一些比较简单,大而宽泛的理论进行了浅要的交流。

说的都是一些读书人基本都知道的东西,也就外面的那些文盲们听个新鲜,但他们也不是完全听得懂。

在列的读书人都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态度,不褒不贬,比较淡然。

而李五听了心里那股鄙夷的心态又升了上来。

就这?就这啊?

就为了说点这些有标准答案的大路货,搞了这么大一个阵势?

我看真的就只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罢了!

这肯定是心存不轨,就是为了欺骗无知少女!

之后项燕又和范行恭谈论了一些儒家经典,这次还顺带发表了一些自己对各种儒家经典的见解。

有着现代人思维的项燕,解读儒家经典的视角和这些封建礼教里的读书人有些不同。

虽说达不到惊天动地,但听来也还算新颖。

在座的读书人们脸上也不禁露出些许思索之色。

而在外围聚集的王姑娘这群女孩,却是个个脸上都带着兴奋之色。

望向项燕的目光中,钦佩中带着很多不加掩盖的憧憬。

缩在人群中小声地起起哄来。

“哇,钦差大人好有学问!”

“不愧是钦差大人,懂的东西就是多啊!”

“钦差大人好帅……”

“啊啊啊……”

这些人虽然说也认得几个字,读了几本书,但到了这个深度跟外围的那些人也差不了多少了。

基本就是粉丝性质地看个热闹。

而李五就批判了起来:

“哼,离经叛道,哗众取宠!”

理论方面的,浅谈一下打了点基础后,项燕开始谈时事。

先从上古的三皇五帝开始,谈到了奴隶制社会的消亡。

封建社会读书人们的看法基本就是,神器更易,有德者居之。

对奴隶制社会的消亡,基本都归结于当权者的个人品德。

对此,项燕在尊重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野:

远古部落从采摘模式转向农耕模式后,生产力提高,以至于推动了制度的改变。

这里项燕说的还比较委婉,直白的说法是,生产力提高了,对不再需要人与人之间那种惨无人道的剥削方式。

但“剥削”这个说法易开民智,在这种封建社会里太过超前。

为避免读书人们因理解不了,而认为他太过离经叛道,所以才采用了温和的阐述方式。

但仅仅是生产力这个概念与历史结合的读史角度的提出,就已经让很多在座的学生们脸现茫然之色。

而诸位教师们脸上的思索之色更甚。

到这里王姑娘这群女孩就和外面的文盲们没有任何区别了,全都仿佛听大戏一样。

但仍然不影响她们小声为项燕欢呼。

“钦差大人好帅!”

“钦差大人实在太有知识啦,你看那些平常牛哄哄的读书人们,个个都满脸傻样了。”

“不愧能成为钦差大人,京城的学子就是有学问啊!”

“呜呜,想当钦差夫人……”

李五本来也想再批评一句,离经叛道,哗众取宠。

但项燕的话让他三分懂七分懵的,脑子很乱。

但直觉上又感觉钦差说的东西好像有道理。

于是李五也脸现痛苦,眼中出现思索之色。

三皇五帝的奴隶制社会谈完之后。

项燕又谈起了夏商周的分封制社会。

仍然是着重谈它的消亡原因。

读书人仍然是神器更易,有德者居之那一套。

甚至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为何项燕要把三皇五帝和夏商周分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