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难的抉择中,曹猛选择了相信杨远。
他坚信大王一定会来齐国支援他,即使青龙军被齐国包围,大王也能把青龙军救出去,带回乾国。
曹猛的行为并非一个成熟将领应该做的,他不应该把全军的命运压在一个人身上,即使他是杨远,是乾国的大王。
不过曹猛还是愿意将青龙军的命运压在大王身上。
曹猛带着青龙军闷头向向西赶路,不管前面有多少齐军拦路。
赵博带领的另一支青龙军向东南突围,想要吸引沧德城齐军的注意力。
他成功了,但没有完全成功。
孔静忠正在调兵堵截赵博部,但也没有放弃调兵堵截曹猛。
到了沧德城的乾国人他一个也不会放过!
所以赵博的压力没有他预想中的那么大,曹猛也没有预想中的那么轻松!
孔静忠不是被曹猛操控的傀儡,他对整个战争有自己的判断,对战争的走向有自己的想法。
他不可能顺着曹猛给他设定的路线走下去。
有意外才是正常的。
那天邓和跟杨远请示过之后便加强了对青龙军情报的关注,也捎带上了玄武军。
万一青龙军顺利回来玄武军那边又出了问题,他怒涛军还是得成为运输大队!
最近两天传回来的关于青龙军的消息都还不错,军情司和青龙军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恢复到可以随时联系沧水两岸的程度。
也就是说杨远想要给青龙军下令,不出意外的话四五个时辰之后曹猛就能收到命令。
出了意外时间就不一定了。
知道青龙军的撤退行动比较顺利,邓和的心情很不错。
因为暂时不用担心怒涛军沦为运输大队,他还带着怒涛军去沧水上找了几次齐国水军的麻烦,别以为躲在水寨里就能过得安稳。
怒涛军在沧水上多闹出点动静,齐军就不敢全力围剿青龙军以及玄武军。
这几天杨远等人的的目光都在青龙军身上,其实玄武军也没有闲着。
杜明和曹猛是一个班的同学,也是一起上战场的老战友,知道曹猛离开小青山的时候杜明有些不理解,等知道曹猛要去攻打沧德城时候他反而理解了。
“老曹肯定是接到了秘密任务,不然他不会去沧德城!”
杜明不知道曹猛得到的是什么命令,但他会支持青龙军完成任务。
于是他改道来了小青山,拖住了准备撤退的董欢。
青龙军围攻沧德城的时候,他还带着玄武军数次反攻齐军,以期吸引更多齐军过来,减轻青龙军的压力。
这就是老战友的默契!
青龙军和军情司恢复了常规联系之后,杜明也能从军情司每日送来的情报中了解到曹猛的情况。
知道老战友的处境越发艰难,杜明也想多帮帮曹猛。
怒涛军在沧水上忙着和齐国水军战斗的时候,玄武军也没有固守小青山,杜明频繁下令让玄武军出动,即使伤亡开始剧增也不曾停下。
因为齐军的伤亡更大!
或许是知道自己很难有援军,董欢在作战的时候比较罕见的表现的有些软弱。
面对玄武军的犀利反击,东安军竟然放弃早就抢过去的一、二号山峰,逐步撤到了小青山外。
甚至对部分出山的小股玄武军也视而不见。
这样做他统帅的东安军面临的压力顿时减到了最小,不过小青山周围的其他齐军就多了不少麻烦!
玄武军出山肯定不是为了转一圈就回去,他们会挖掘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战机,哪怕是稍纵即逝,他们也会尽全力抓住,没抓住也不起气馁,下次继续。
如果不是凭着这样的精神,玄武军也不能吸引更多齐军的围剿。不管是在小青山内还是在小青山外,玄武军每次出动都会引起齐军的重视。
玄武军这次大张旗鼓的出山,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齐军无法去堵截青龙军。
下次曹猛见到杜明后得好好敬他几碗酒,喝不醉都不行!
孔静忠此时有些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手下明明有二十多万兵马,但怎么总是感觉兵力不够用呢?
好像哪里都是漏洞,哪里都能被乾国人跑出去!
难道乾国人能够身化万千不成?
不管是玄武军还是青龙军,行军速度都比绝大部分齐军快,所以孔静忠每次调兵遣将的时候总感觉慢一步。
被青龙军躲过几次围杀后,孔静忠明白了,他手上缺少一支骑兵。
一个能够能够提前拦截乾国人的快速行军兵马。
如果他有一支兵马能够提前拦截或者缠住青龙军,青龙军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屡次成功突围。
孔静忠很想调一支骑兵过来。
“从哪里合适呢?”
事关西北战事的胜负,做决定要快,行动要更快!
孔静忠来不及给齐王先做请示,而是直接给燕山郡郡守写了一封信,请他派燕山骑兵来沧德郡。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孔静忠打算一边给燕山郡守写信求援,一边给齐王写信请示,如果燕山骑兵比齐王的命令来的更早,他就再写一封请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