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朝会。
户部侍郎上书,十日之内无法完成南征所用之粮草,希望大王能够宽限些时日。
然后兵部一位选官也出来禀报,兵甲物资也因为东征色原因需要更长的时间准备。
户部、兵部两位尚书此时宛如两座雕像,听到手下的奏报后一言不发。
诸位大臣对他们两个的定性非常佩服。
装聋作哑的本事独一无二。
杨远听完两人的奏报顿时大怒,“南征之事是朝廷已经定下的大事,为何尔等做事拖拖拉拉,难道想让顺国休养生息,恢复实力之后再让我乾国将士去征讨吗?”
杨远越说越愤怒,仿佛随时可能拔剑砍人。
他的表现让大臣们在心里吐槽不已,生气,心里不知道怎么高兴呢!
但大王现在很生气,他们也得跟着惶恐。
“大王息怒,吾等万死!”
杨远见他们只是认错,却没有一人站出来,脸是真的有些变黑。
这帮人是真的能演啊!
杨远死亡凝视般的目光看向户部和兵部的两位官员。
事情是你们引起的,现在还想装死!
两位大臣已经感受到了大王的目光,有杀意!
咱们大王的杀意可不仅仅是恐吓,是真的能要人命的。
没有哪个开国之主手上没有杀戮。
杀的敌人胆战心惊,杀自己人也不手软。
两人无奈,只能在多位大臣警惕的目光中说道:“南征之事还请大王独心圣裁!”
好!
不妙!
两种情绪顿时在大殿内升起。
杨远心满意足,但此时却不能表露半分。
他重新坐会椅子,还没等他开口,反对他亲征的大臣就站了出来。
“大王乃一国之主,千金之躯,岂能轻易出征冒险。
臣请大王坐镇中枢,指挥作战即可!”
杨远还是原来那个杨远,又不是原来那个杨远。
以前大臣们不一定都支持他亲临前线,但表示明确反对的不多。
现在,只要不是支持他亲征的大臣,全都明确表示反对他亲临前线。
这是身份地位带来的改变,与杨远本身的能力无关。
敌人也会因为杨远身份的变化而改变对他的方式。
如果说以前针对杨远的的力度是十,那么现在的力度就是一百,一千。
如果被敌人发现杨远出现在战场上,他们愿意用一场战败换他的命!
但杨远还是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此次南征的主帅(名义上)。
正如之前所说,乾国朝堂众臣并非铁板一块,他们有着各自的追求。
有人反对大王亲征,就有人支持大王亲征。
在杨远摆明了拉偏架的情况下,支持亲征派获得了胜利。
在任命左右相管理国事之后,杨远带着四万神武卫离开了沧羊城。
“你们也不用担心,孤信任你们才会让你们处理政事,不要担心有人中伤,孤不会怀疑你们!”
“乾国就这么大,能有什么不能处理的事务?
如果两位爱卿真的不能拿主意,那就让人直接送到我手里,坏不了事!”
面对杨远的无比信任,两位相卿感动的就要痛哭流涕。
有哪个王者能够像杨远一样信任手下的大臣?
中州上大臣弑主的事情也没少发生。
就冲大王这个优点,他就有更大的概率一统中州。
这是很多乾国大臣的想法。他们看出了乾国的潜力,所以更愿意付出一些利益也要支撑乾国更快的发展。
没有什么比一统中州更让人兴奋。
如果真的能做到,不仅能获得更大的现世利益,还能名留青史。
想想未来史书上的记载,他们就有一种忍不住战栗的感觉。
浑身发抖!
从中州历史上往前捯一千五百年,也只有神武大帝曾经做到过一统中州。
跟随在他身边的文臣武将也都成了千年来众多文臣武将的偶像。
有杨远在,根本不用等户部和兵部准备好粮草物资之后在行动。
杨远就是移动仓库,一个什么都齐备的移动仓库。
因为马腾去了东面,杨远麾下的神武军中就少了一支骑兵编制。
行军速度慢了不少,但他也没计划再召唤出来一支骑兵。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乾国建立之前,召唤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会让杨远非常肉疼。
乾国建立之后,更肉疼!
疼到无法呼吸!
地盘越大,杨远越穷。
至少两三年内是这样了,乾国现在大概有九百多万,不到一千万人,只有沧羊郡数十万百姓算是过上了温饱的日子。
东北四郡的其他三个郡的百姓算是勉强温饱。
其他郡县的百姓连完全温饱都算不得。
乾国建立之后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到了发展民生上面。
别看杨远现在发动了东征、南征,这只不过是为了保障国内能够安心发展民生。
杨远那么多追随者都没有参加东征和南征,全都在国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