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蛤蟆含蛋(2 / 2)

接过茶杯讪笑着说:“哎呦,这可不敢当,要不姐姐您先喝?”

丁文婷掩着嘴一笑往后闪开,那边儿张彩琴气鼓鼓地嚷嚷:“哎、哎,茶也给你倒上了,你倒是接着往下说呀。”

王笑天端着茶杯喝了一口把茶杯放到桌上,慢条斯理地说道:“你就没有一点联想力,老师不讲自己就不会思考一下吗?

咱们这里是北方靠近沙漠的地方,你想想在沙漠里最便捷的运输工具是什么呀,有个词儿你应该知道呀。”

丁文婷在王笑天的提示下一瞬间就想到了,她双手一拍说道:“噢,我知道了,你说的是---”

张彩琴急了,她张开手臂对丁文婷挥舞着:“你先别说婷婷姐,让我想一想、我想一想啊---”

她背起手、仰起头、咬着嘴唇,眼神里露出思索的神色,微微晃着脑袋思忖起来。

这时候已经知道王笑天要说什么的赵新生,抽空去后院儿李晓峰家里洗了手找了双筷子回来迈进了办公室。

恰好张彩琴想到了答案,她一抬大长腿从桌子上跳到了地下,拍手笑道:“我知道啦、我知道啦,是骆驼、是骆驼。

它被称为沙漠之舟,据说在沙漠中长时间行走比马跑得都快,因为马只是短途脚程快,走长途不如骆驼。

骆驼有耐力,因为有驼峰可以储存脂肪和水分,它能够几天不吃不喝也照样驮着人或者货物行走。

它体型大视线好嗅觉还非常灵敏,百十公里外有水源地它都能闻出来带着人们找到,一些被风沙困住断了水的商旅,正是由于带着骆驼,才在它的导引下寻到了水源解决了大难题,没有因饥渴而亡。

这能难住我?书本上都有呢,哈哈---”

王笑天对着一脸得意之色的张彩琴鼓掌说道:“孺子可教,你既然这么明白,那就给大伙儿讲讲啥叫个蛤蟆含蛋吧。”

张彩琴抬手给了王笑天一下,气鼓鼓的说道:“你就别拽了行不行,快说快说。”

王笑天躲闪开张彩琴的粉拳,笑嘻嘻地说道:“那时候人们管赶着骆驼运送货物的人叫拉骆驼的,或者是骆驼客。

这些骆驼客以回族人为多,咱们这地方人习以为常最爱吃的早点,比方说烧麦、羊杂碎、大白焙子、牛舌饼之类的,也是回族人做出来最好吃,而且价廉物美、老少皆宜。

那时候商队从鹿城出发都是在早上启程,临走之前骆驼客们习惯去买些大白焙子作为干粮带在路上吃,因为这东西不易变质,能够长时间储存,还很便于携带,弄些汤汤水水一泡就能吃。

可是再怎么说焙子也没有烧麦好吃呀,但烧麦的价钱贵,骆驼客们又都是大肚汉,单吃烧麦舍不得花那么些钱,不吃吧又馋得慌,那怎么办呢?

因此有的人就想到了个注意,那就是先买上个白焙子,在去烧麦馆买上两个烧麦,然后把焙子撕开个口子,把两个烧麦放进去夹上那么一吃,这不是既管了饱也解了馋,还挺省钱的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啊。

一个大白焙子开了个口,里面塞了两个烧麦,看上去鼓鼓囊囊,那样子不是挺像一只蛤蟆张大了嘴,最里面含着两个蛋嘛。

你看看咱们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智慧又善于苦中作乐,把一件本来由于手头拮据不能痛痛快快吃点儿好的这样一件丢人事儿,用这么风趣的称呼比喻它,让那些好吃懒做的人一听,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也想赶快尝尝这个蛤蟆含蛋呀,哈哈哈哈-------”

王笑天说完早有准备,他跳起来闪到了一边,顺手把坐着椅子往前推着,挡住了跳起来作势要捶打他的张彩琴。

【作者题外话】:书友们,这本书老萧思来想去不忍心就这么太监了,决定还是把它写完比较好,所以从今天起恢复更新。

不过已经是月中了,老萧也是边写边更,每天不会更新太多字数,这个月就这样了。

从下月开始,这本书争取每日更新至少六千字以上,直到全书完结。

谍战那本书暂时停了,系统误把那本书屏蔽了几天以至于我无法发送上去新写的章节,另外我对那本书有一些新的构想,需要仔细酝酿一段时间,这样做是为了把书的品质尽量往高提一提,不想写的过于拙劣,希望看那本书的书友们体谅。

这本书我从第一章到第189章,对里面的内容进行了删改修订,基本的框架没有变,但是有些情节进行了大的改动,老萧自认为是去糟存精把书旳内容和节奏搞得更紧凑更和去庸俗化了一点点,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倒回去看看,给我提提意见和建议老萧是最乐得见的。

从今天开始,大佬又开始上线折腾起来了,书友们看着乐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