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康元又想了一会儿,才开了口,“那这样吧,咱们村子里头热闹一番,在祠堂门口摆些席面吧,这席面也不做那么精致,只杀上两头猪,炖些大锅菜来。”
这里的习俗,婚丧嫁娶,各类喜事,压轴菜皆是大锅菜,肥厚的猪肉片,跟各种菜蔬混在一起细煮慢炖,再淋上一勺浓稠的猪油,撒上炸的表皮脆脆的萝卜丸子,吃起来是滋味浓郁,百吃不厌。
从前贫苦,大锅菜便是顶好的菜,但现在日子过得富裕,大锅菜仍然是最受人欢迎的菜,尤其是这种大事上熬煮的大锅菜,大灶熬煮,炖的时间也长,入味的很,平日里自家再如何的来做,也做不出来这样的滋味,所以大家伙都惦记的很。
白康元这么来安排,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再加上熬煮大锅菜也不费多少精力,吃起来的时候也方便,张罗这事儿也不耽误过两天收麦子,是最合适不过的安排。
白金北和白石堂对这件事也十分赞同,三个人又商量了会儿张罗这事儿的细节,才各自回家。
等到第二日时,白石堂,白金北和白康元牵头,开始杀猪筹备菜蔬,更是是祠堂门口架起了大灶,将这事儿给操持起来。
肥厚的猪肉片,软烂可口的春茄子,炸的金黄的豆腐块,筋道可口的粉条……
整个白家村的人,各自来上一碗,都捧着在祠堂门口吃,只吃的满嘴流油。
“要我说,还是这事儿上的大锅菜好吃。”
“可不是,自己家再怎么炖也炖不出来这味儿呢。”
“咱们这回可是沾了人白石堂和白金北两家的光多的,白永和白米豆这俩孩子也出息的很,往后咱们白家村也出有出息的人那。”
“你们几个,往后可得跟人家多学学,别成天读个学堂跟上刑似的……”
被“别人家孩子”虐的体无完肤,这会儿又被自家爹娘念叨的那些孩童,揉了揉这两天几乎要起了茧子的耳朵。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白永和和白米豆是真厉害,被夸是正常的事儿,他们到也不埋怨。
毕竟读书这事儿嘛,终究是要讲究个天赋的,他们就属于不太有天赋的那些人,天意如此,不能过于执拗了。
还别说,这大锅菜可真好吃……
炖了三天的大锅菜,整个白家村的人结结实实地过了把瘾。
而整个白家村因此也飘了整整三日的猪肉香味,只馋的别的村的小孩子直往白家村这跑,试图看看能不能跟自己玩的好的小伙伴那混上一两口的。
即便吃不上肉,喝口汤也是好的。
白家村的人这会儿都在兴头上,对于其他村的孩童也不刻薄,只要不来这里捣乱的,说话和和气气,行为又规矩本分的,都给舀上半碗的菜,分上一个白面馒头。
于是,这三日里头,周围几个村的孩童,也跟着解了一回馋。
以至于男娃娃们实在是太羡慕白家村的日子了,一门心思的想跟白家村的男娃娃们结交,看往后有没有机会去白家村的那些作坊,蘑菇棚里做些活计。
而那些女娃娃们,则是盘算着往后长大了,要嫁到白家村去,过蜜罐里头的日子。
娶妻当娶白家女,嫁人当嫁白家儿郎,成为了周遭村子里默认的规则。
等过了种秋后,白康元发现,来白家村说亲的人,明显又去去年多了一些。
可白家村到底只有这么大,这适龄婚嫁的姑娘,后生数量也就有限,而那些媒婆和外村子的人便将目光放在年岁更小的一茬上。
甚至连有十岁孩子的人家,都有人上门说亲,上赶着早些办婚事。
还说什么,早些办婚事,等成了婚,俩孩子在一起一块长大,这叫两小无猜,情谊更加深厚。
即便不愿现在就成婚的,再等上个几年再成婚,也是一样的。
白康元见状,气得够呛。
这成婚是成亲家,不是结仇家,这么早就定了亲事,成了亲家,俩孩子还都年岁小,不知道什么的,等往后情窦初开的,要是有了对眼的人,这事儿就不好办了。
且这会儿看的儿女亲家,觉得先占住了,想等着成年了再成婚的,若是家中出了变故,到时候一方再后了悔,发生退亲的事儿,那就结结实实成了仇家。
白康元心里头憋着气,把外头几个村子的媒婆和上赶着往白家村跑,心思不正的人,结结实实的骂了一通,说他们不是结亲家,是来结财神爷来的,眼睛掉到钱眼里头了,成天就知道盯着哪儿有一块肥肉,一看到有利可图就两眼放光,一点脸都不要。
骂完外头的人,白康元接着骂村子里头的人。
骂那些心思松动,想着早早将自家十来岁的闺女跟那些有家底的人家订亲的人。
“白家村这才哪儿跟哪儿,往后前程远大着的,瞧见两块糕点就巴不得送闺女走了,也不怕往后到了能吃山珍海味那一步时后悔?”
“眼皮子比那盘子底儿还浅,给个大几十两的嫁妆,就乐的跟什么似的,往后还怕自己家没有这个钱不成?”
“村子里头这作坊也好,蘑菇棚也罢,天天银子赚的跟流水似的,睁眼看不到,偏偏就看上旁人那仨瓜俩枣的,到底是吃糠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