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头打碎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个饭碗的习俗,五寨一带称之为“斩殃”,取的是斩殃杀祟,祛灾除祸之意。有些地方还要磕碎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罐,表示今后家中不再有人生病,再也用不着熬药了。起灵前,三叔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一直到满为止。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孔,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
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数种形式。五寨一带,还要在棺木前摆上供桌、供品,小六,三叔的家人扛着引魂幡,在鼓乐声中绕棺木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以表示对死者的依恋难舍。每转一圈,就要浇奠一次。绕棺完毕,升棺起灵,当地称为“绕灵大起丧”。
在死人桥村出殡时盛行用棺罩,其状如长形轿体,上有锡顶葫芦头金顶,棺罩四角男性死者通常用龙头龙尾,女性用凤头凤尾,周围饰以红、蓝、黄布帷幔,上绘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
厚重的棺木,加上庞大的棺罩,人手少了就比较吃力。于是,鬼镜先生安排十六个村民抬一个棺材,这在当地俗称16杠。
死人桥村当地还讲究棺木出门后,要一路不歇气(路祭除外),送到坟地。所以说抬棺人手众多,既便于做到这一点,前呼后拥,又显得气派,这一点鬼镜先生想的还是比较周到的。
棺木抬起之前,一般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三叔一辈子没有子女,所以这里就由张灵风代替三叔的长子,张灵风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玩盆在地上摔破。
忻州、定襄一带称之为“摔丧子盆”。民间认为,摔破丧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摔过“丧子盆”,出殡便正式开始了。晋南一些地方讲究棺木出院门时,要大头在前。出了门后,都要掉个头,一直抬到坟地。
原来人们认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着一样,出门头向前,等于回首瞻顾家园,表示了对人世的依恋;出门以后头朝后,等于再不往后看,一往无前,直奔西天乐土。
鬼镜先生也是按照当地风俗习惯进行的出殡仪式。
可是三叔的棺木刚抬出院子,出了大门,掉了个头,走到了大路上,正要赶往坟地,就在这个时候,大路的正对面是死人沟另外一户人家出嫁女儿,那边抬着结婚花轿正好和这边的三叔的灵车碰了个正着。
鬼镜先生马上朝着前面的灵车大喊了一声:“快停下!赶快回来!回来!这是红白撞煞,非常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