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友(重生) 第297节(1 / 5)

这一波人,就想打到建康去,就想轰轰烈烈的闹一场。

而殷胥知晓此事之后,立即派遣北机和一小部分将士过去,一是挑拨,二是传播。

三方混战,又都是抓壮丁抓上来的,大多也都不太脸熟,混一两个小兵进去还是很容易的,挑拨倒是没太起什么作用,因为他们自己闹的就够厉害了。

要老老实实种地的那拨,天天被想打蜀中和想反抗朝廷的两拨人抓回来打仗,想打蜀中的势力刚强大起来,就听闻到裴敬羽蜀中大败,渝州都被大邺夺了回来,裴敬羽正遁走山道,他毕竟是为了扩大势力去打仗的,绝对不会拼命,带上一家老小,那几千士兵去当肉盾送命,自己带老小和亲信,正在南逃蜀中。

这消息确实是真的,但也没有那么夸张,蜀中对抗裴敬羽确实是一场苦战,但裴敬羽输了之后也确实也抛下众多将士而逃。消息自然不可能这么快传入闭塞的黔中,这其中有北极的手笔。

知晓此事后,打蜀中的势力一下子怂了。大邺已经没有敌人了,他们要去打蜀中不就是撞在了拳头上么?!一大批军士立刻倒戈,昨天还喊着“打成都、富万家”,今儿就喊着“天复狗皇帝,还我条生路”,于是可怜的种地帮就被扩大后的起义军抓了壮丁,几万人倒转了刀口,捅向了溪州辰州。

他们这些人,将领水平比较一般,还不太了解这两州到底是个什么位置。

而北机知道啊!洞庭湖的南侧有三条河流汇入,溪州与辰州分别是两条河流的上游,也就是如果他们有船,顺游下去,就是能抄了洞庭湖的底啊!

不过北机中大多是平头百姓,反倒是殷胥派过去的几位将士渗透的极好,几乎已经成了这支粗糙的起义军的中层将领。

挑拨没有起到作用,传播却全靠北机了。

几乎建康和整个南州都知道,不但裴敬羽输了,裴敬羽手底下好几万兵力居然反了!

南周皇帝勃然大怒,然而殷胥和莫天平还掐着荆州鄂州的命脉,虽然打不下岳州却在不停的扩张势力,崔季明带凉州兵逆流而上,收复沿江的城池,和蜀中大胜后顺流而下的军队汇合,在刚刚入冬的季节,正式将整段流域纳入大邺掌控之下。

这样的状况下,南周怎么还有余地派兵平反。

崔季明一边赢,一边有时候想,不知道那个在建康的人有没有愁白了头。

她一面心想:他以为当上了皇帝,他就可以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再也不受别人颐指气使,然而他根本没法全面倾覆报复世家,他还要靠他们而维持统治,他这个皇帝做的脖子上挂满了带绳项圈,但另一端世家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南周的无数烂到深处的问题。

其实看到南周在短短两三年逼出这样的战斗力,不论是殷胥还是崔季明都是佩服的。崔季明虽然不忍心打仗,却期待过他手底下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然而有些无法刮骨疗伤的沉珂已经注定了南周的后劲不足——

或许不是面对战争,或许世家不是一开始那么强势,以他的手腕,多过几年,南周或许也能发展的不错。

只是要她心中,单看能力与原件,她是毫无疑义的认为殷胥更甚一筹。

不论是因为殷胥前世也有过好几年为帝的经验,还是言玉多年周旋世家和出身带来的局限性,崔季明认为这个差距一直存在的。

只是殷胥不论是因为战况还是因为她,都对于言玉有一种不愿意提的态度。

如果他知道崔季明心里把他和言玉暗暗比较过,不论比较的结果如何,都要吃醋难受闹上一番不可。

随着崔季明和大军回到荆州一带,也昭示着蜀地的线路在三线之中最早的大获全胜,这和蜀地与凉州兵两批兵力的强大,南周攻打蜀地本身不具有优势都有关系。蜀地到荆州一代的商路再度畅通,殷胥命户部拨款给蜀中几大被毁掉的州城,并确定除了商贾易货税以外,各工场和农户赋税全面减免一年。

他又有意让渝州、涪陵几大城开放户籍登记,一是为了让流离失所的百姓回去,保证不会被地方豪强隐藏户口;二则是默不作声的给当地的南周逃兵、败兵一条活路,只要脱掉战甲兵器,进入蜀地这几座城池,你就可以成为大邺今年免赋税的百姓之一。、蜀地作为州城和百姓最密集的地区,敢这样的放弃赋税,也跟当地较高的商税易货税有关系,但是蜀商就能补足一大半的窟窿。

而黔中靠近洞庭湖的这批起义军,随着行军,收纳各地的民户,人数增加到足足六万多,势力范围也相当光,当然也用上了不少他们曾经诟病过的抓壮丁抢粮的手段,自己也早就不那么干净了。他们的高层,却在北机适当的助力下,冒出了一个奇怪又合理的派别,那就是归北派。

他们想要改革,想要有地可种,想要安居乐业,想要低赋税——于是想打到建康去。但以他们的实力真的能打到建康去么?一路上不知道该死伤多少,那不如去投靠大邺啊,大邺不就是符合他们想要的样子么?归北派又传起渝州几座富饶大城接纳南周旧部为百姓的消息,不停的鼓动下头的人跟他们一起逃去大邺,也就能住在渝州那样的城内,也就能安居乐业了。

然而另一部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