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些年头是大半年不下雨,干得河床就和鱼鳞一样。
所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他觉得今年要干,尤其又和八龙治水撞上,那自然深信不疑的。
有人道:“队长,不是修了马旺水库吗?到时候得放水吧。”
“就是啊,大家一起修的就得一起用。”
周诚志道:“就算放水也就用一次,你还能常年用?哪里有咱们自己存着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来的舒服?”
周明愈道:“队长说的对,咱们要是有井,就趁着放水的时候蓄满,要是没有,就只能用一次。”
有人就说村里沟河也挺多的,不用挖新的,毕竟修水渠、挖沟、挖井是最累的,而且还得春耕春种呢。
周诚仁吧嗒两下烟袋,吐了几个烟圈,慢悠悠地道:“咱们村里的沟都不深,存水不多,真要旱起来不下雨,春天秋天都挺要命的。我瞅着还是得挖,起码把以前那些浅沟挖深。最好把没有井的那些地头也挖几个大井,抗旱也方便。”
周诚志又让几个老头子发言,说说意见。
周玉忠道:“西河崖那里地势高,淤得又厉害,这会儿也没多少水,不如把泥挖出来当肥,就在那里挖上两三个平塘。”
平塘就是四方形的深井,长宽超过五六米,深五六米,这样一个大井,有时候能打出泉眼来,蓄水最好不过。
周诚义等人也觉得可以。
周诚信道:“咱们也不是非得一年挖多少,空里就去挖,一年挖三四个就够用的。”
周明愈还帮他们分析了一下,最好先挖南路下面的小河沟子,把那条水沟子拓宽加深,争取挖成一条大深沟。然后再修水渠和别村的水渠接上,这样南边马旺水库放水,就能顺着水渠引过来。
所以第一要务不是去西河崖挖井,而是在南沟那里挖。
等那个挖好了,就可以把水一路往北引到村子周围的河里,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四周的田地里挖井或者在田地见挖沟蓄水。
莫茹却有点好奇,难道“八龙治水”就一定会干旱吗?所谓几龙治水,不过是年后正月第一个辰日落在初几就是几龙。老农们的说法就是龙越多就越旱,因为俗话说“龙多不下雨”,就和人多不干活一样的道理。
按照他们的经验超过五龙就觉得有点悬,今年居然是八龙治水,那可了不得,全村人都认为是必然要干旱的。
周明愈小声道:“当地十年九旱的,挖井蓄水很有必要。”
管他今年干不干,井是必须的。
莫茹点点头,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其实从53年开始,政府组织农民们兴修水利、修水库、挖河渠,修了不少。只不过都是全县或者全乡为单位行动,挖的河渠也都是大河渠。类似五龙河、蛟龙河等等直接和大河连接起来,干旱年头可以引水灌溉,水灾年头可以泄洪。
但是,这些离着周家村很远,不能随时得利,要想自己村不干还得自力更生。
莫茹举手:“队长,我有个提议。”
☆、第181章 见书记
周诚志示意她说。
莫茹道:“兴修水利是好事, 可就靠咱们自己也修不到马旺去,还是得其他村配合。不如跟公社申请一下,能不能由公社组织, 各大队修筑自己那一段,放水的时候也都用得上。”
众人纷纷说这样好。
莫茹想的是, 这种活儿单靠几十个人不行, 最好是成千上万才出成绩。
尤其他们大队,要想挖河,肯定把三队四队都拉上才行, 否则挖了河难道还整天派人看着不给别人用水?
不现实!
她也不担心公社不同意, 因为这是出政绩的事情,而且非常符合53年以来中央的兴修水利指示。
有人问道:“队长,那咱们还得耕地呢。怎么办?”
去年秋天种地太少, 今年春天任务就加倍重。
今年立春早,还有一个半月就要清明, 那时候要争取把棉花、春地瓜秧好才行呢。
周明愈道:“耕地的话,咱们不是有机械申请证吗?队长,咱们赶紧去公社申请,免得晚了排不上号。”
要是能申请到拖拉机耕地, 一天的耕地数量就可以顶生产队所有牲口的工作量呢。
商量妥当, 周诚志让周明愈和莫茹明日陪他去公社,又让周诚仁和周玉忠领着大家耕地。
饲养员陈四喜这一冬天把牲口伺候的膘肥体壮, 现在正好出力耕地, 那牲口一牵出来, 都说跟别的生产队牲口一比,驴和人家骡子似的!
更别说大黑、大黄、二黄、三黄四头牛,还有那四匹高大体壮的大骡子呢。
周明愈建议周诚志赶着驴车,顺便去供销社拉一车化肥,把他们队的化肥票买完,免得以后想买又缺货。
反正要种棉花、秫秫、春谷子之类的,都需要化肥。
周诚志还有些不舍的花钱,毕竟这化肥一点不便宜呢,一百斤要二十多块钱呢,而且就那么一样日本产的尿素,也没的挑选。
结果等他们去供销社一看,原本进口的尿素已经断货,并且不肯定什么时候来货,有可能以后都没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