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西阿勒泰地区,乌伦古湖湖畔,卫拉特四部之一杜尔伯特部汗帐所在。
杜尔伯特部首领阿都齐盘坐在柔软的鹿皮垫子上,像抚摸珍贵的宝物似的轻抚一口放在身前的铁锅。
他六个儿子和部落中一众大小首领就围在四周,视线全部集中在那口锅上。
这是他们见过的最薄最光滑的铁锅。
就是不知道够不够坚固。
“还请可汗放心,娄烦铁锅出了名的坚固耐用,可汗大可用刀柄一试。”汗帐里突兀地响起了一串汉人的话语,接着便有人用蒙语翻译了一遍。
阿都齐抬起头,面无表情地看着身前不远的汉人。
那汉人一脸坦然。
阿都齐看了一小会,忽然收回目光并抽出腰刀,用刀柄在铁锅背面轻敲一下。
“铛”一声响。
阿都齐和他六个儿子及一众首领连忙瞪大眼睛细看那口锅。
锅没烂。
阿都齐犹豫了一下,稍微加大了些力量,再次敲了下去。
“铛……铛……铛……”
阿都齐敲击的力度越来越大,响声也越来越大。
最后,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口锅的坚固程度不亚于他从其他汉人那买来的厚重铁锅。
“可汗何不试一下这口锅的上热速度有多快呢?”那汉人又道。
听清翻译的话之后,阿都齐点点头,然后命人去取水,并将这口锅架起来。
汗帐内就燃这一堆火,用一口厚重的铁锅煮着羊肉。
那口一尺八寸的娄烦铁锅很快被架到火堆上,倒入半锅水,盖上木制的锅盖,火堆里添几块晒干的马粪。
约半刻钟后,锅盖边缘开始不断喷出热气,阿都齐连忙揭开锅盖一看,水烧开了。
阿都齐和他六个儿子以及在场的大小首领纷纷露出了贪婪之色。
这口锅上热速度比他们之前所用的铁锅快了将近一倍。
上热快意味着不用烧那么多火,若能用上这口锅,不仅能更快地吃上炖羊肉,更快喝上热腾腾的马奶茶,还能省下大量马粪。
大草原最为缺乏的就是燃料。
当然,铁锅也极其缺乏,卫拉特的前身瓦剌便为了一口锅而挥兵南下将大明军队揍得屁滚尿流,还生擒明朝皇帝,并一路打到明朝京城去。
瓦剌强盛时,一次数千人入关能采买数万口铁锅,算不得十分缺铁锅。
可如今卫拉特依然衰落,应付东边的喀尔喀尚且吃力,更妄谈逼迫明朝出售铁锅了,明朝更是早就将关外互市权利给了林丹汗,卫拉特四部只能在宁夏一带跟偷偷出关的汉人通商,可那些汉人能运出去的货物有限,根本就没多少铁锅,就算有也是质量差劲的秦锅。
缺乏铁锅的情况下,许多族人只能用皮囊盛水当锅来用,皮囊上热慢,几乎没有余热,而且烧过几次之后那皮囊就会穿孔损坏。
在寒冷的冬天,家里若没有一口铁锅的话,这户人家很可能会陷入绝境。
当眼前这个汉人说他们拥有大量铁锅,且想和杜尔伯特部通商时,阿都齐和他的所有儿子及所有首领都来了。
这无异于雪中送炭。
但,汉人是秦川的使者。
想跟他们通商的,是屡次击败皇太极和明朝、收编察哈尔余部的秦川。
阿都齐和秦川没任何过节,但……阿都齐和后金皇太极立有盟约。
天启四年,阿都齐曾参与了努尔哈赤牵头的会盟,崇祯二年,阿都齐和长子色楞参加了皇太极牵头的贝勒会兵,与后金、漠南诸贝勒一道举兵伐明。
崇祯七年,色楞再次举兵随皇太极伐明,并跟随代善在朔州附近被关帝军击败,亲自领会过关帝军的战力。
也就是说,秦川是杜尔伯特部的敌人。
可秦川不知犯了什么浑,竟然遣使与杜尔伯特通商,且只字不提后金和皇太极,更没有提崇祯七年双方与朔州交战之事。
事实上,秦川压根不知道杜尔伯特部曾经在朔州被自己揍过,也是从苏泰等人的口中知道这个部落跟皇太极有勾搭。
可他不在乎。
勾搭又如何?
如今他拦在杜尔伯特部的领地和辽东之间,阿都齐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撕毁跟皇太极的盟约,要么等着挨揍。
卫拉特四部只有准噶尔实力强些,其他三部连喀尔喀都打不过,更别说关帝军了。
阿都齐已年迈,但脑子还没昏,他也深知皇太极远在辽东,自己在漠西,卫拉特内部并非团结一致,若秦川来攻自己,其余三部未必靠得住。
他如今正面临着事关部族生死攸关的抉择,若拒绝秦川的通商,就意味着仍视他为敌,若撕毁跟皇太极的盟约,则会令他名望大跌受人所唾弃。
阿都齐眯着眼沉思片刻后,忽然睁眼问道:“这口铁锅怎么交换?”
那汉人回道:“我家大将军定下的规矩是,双方所有货物一律以白银定价,白银为通用货币,这口一尺八寸的中锅折价白银八钱,三尺大锅一两五钱,一尺二寸小锅三钱,最小的八寸锅二钱,大草原所有部族采买铁锅均已此价格为准。”
说着,那汉人朝汗帐外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