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还有,我听说很多家长都陪考的,咱们要不也去……”
阮父摇摇头:“你安分些吧,孩子心里有主意的。再说这要高考了,那学校里能让她们吃得差吗?”
那这阮母怎么知道,她就是不放心呀。
上次阮恬高考,正好是她初步查出胃窦癌的时候,整个家几近崩塌,她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也无法顾及女儿的考试。
“还是打个电话吧。”阮母还是不放心,拿起手机,“总得问问女儿感觉怎么样。”
“你这哪行……”阮父放下了报纸,“你这不是增加她考试前的紧张感吗,咱就平常心就行。”
阮家的纠结,就是千万有考生的家庭的缩影。一方面抓心挠肝想知道孩子的情况,另一方面又怕自己会打扰了孩子,给孩子造成心理紧张。
高考前夕的紧张感,此刻已经紧绷到了极致。对于在校的学生们来说,此刻是紧张的、忐忑的,但也是激动的。
最后一天,各科老师都有最后一节课要上。
当老师跨进门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班长喊了起立。同学们都集体站起身,用前所未有的整齐大声喊道:“老——师——好!”
在喊出这句老师好后,很多人的眼眶都红了。
因为这将是最后的课,这也将是他们对老师们喊的,最后一声,老师好。
“快坐下,坐下。”老师们多半是含笑,看着眼前这帮小鬼头,他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学校里呆了超过十年,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可是每当这种时候,都好像大家的心脏被一起打通了一样,能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力量。
除了十五班,阮恬也能听到从别的班级传来的,这样震动心灵的声音。
阮恬虽然地复读高三,却是第一次,感觉到这股力量。它是从别人的心脏传来的,又将通过她的心脏,传递给别的人。
老师们这个时候,多半会说一些激励人心的话,预祝大家高考成功,上一所自己喜欢的、理想的大学。至于讲题,已经讲得太多太多,这时候不需要了。除了数学老师在最后关头冲进来,给大家讲了一道他压的题,觉得百分百会考,然后引发了哄堂大笑之外,再没有了。
倒是语文老师蒋老师来的时候,给他们讲了点别的东西。
他坐在讲台上良久,然后摘下眼镜,露出一张娃娃脸,他明明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头发却早早灰白,跟平时活泼风雅的他很不一样。
他抬起头说:“别的老师,都是来激励大家考一个好高中,那么老师,就说一点别的。”
“老师这一生,其实是个失败的人。”他先说了一句。
同学们看着他,他怎么能叫失败呢。他却摆了摆手:“等我说吧。说来可笑,老师这辈子也是有理想的人,我曾不甘心应试教育的模式。把作者的一句话解析出七八层意思,有意思吗?我曾经用别的办法,教过我之前的学生们,可是在应试体制下,这些举动都是害人的。”
“我仍然希望,你们能考上一个好大学,那就不得不随波逐流,不得不去适应应试教育。那我想,退而次之吧,教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我总该能教出一两个文学家、小说家吧?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年纪越来越大了,理想越来越远了。我并没有放弃我的理想,可他们一日一日地变得更加可笑。”
“有理想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是很可怜的,比没有理想的人还可怜。但正是因为理想,你才能约束自己,去做很多对的、跟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事情,去约束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所以,”他最后戴上眼镜说,“老师还是希望你们都是有理想的人,勇敢去,去对抗生活加在你们身上的东西。”
十七八岁的孩子,还太年起,生活的画卷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几乎都是美好的一面,不能理会老师这番话的含义。他们只知道,看着他们的老师,竟然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他是沉重的,又是超脱的。跟他之前表现在他们面前的状态完全不同。
理想,这是一个常见,而又不常见的词。
人的所谓理想,其实很多时候,更加接近于一种信仰。让你活在这世上的时候,心中有所指引。
阮恬看着蒋老师,许久许久。
她想,她有理想吗?
是有的吧,而现在,她就将走向理想所在的地方了。这让她心中坚定,这能让她从容不变。
高一、高二均已放假回家。为了腾出教学楼布置考场,整个高三都暂时搬到了实验楼去住。实验楼周围大树茂盛,初夏的阳光透过无数枝叶间的空隙,细细碎碎地洒在走廊的地上。
阮恬正在走廊尽头看书,终于接到了母亲按捺不住打来的电话。她按通了喊:“妈妈,有什么事?”
电话那头冒出阮母的声音:“甜甜啊,明天就高考了。我想着你有没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妈妈给你送过来。想不想吃什么啊?清蒸黔鱼?红烧肉?”
母亲这明显是紧张了,她听得出来。她还没告诉母亲清华自招降分录取的事,想考完了再给她们一个惊喜的。
“没事的妈妈。”阮恬说,“学校里吃得很好,您别担心。”
“我听说,有的家长是要陪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