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絮叨叨半天,两人见没什么要交代的了,这才转身往外走。天上的飞机从头顶上飞过,远远看着,那炮弹就从飞机上掉落下来,那个方向应该是闹市区。
这一路往前赶,直到阵地的外围,看着伤兵一个个的往下抬,四爷才道:“你就在这里吧,不能再往前了。我去想办法弄纱布,药品。”
“好!”林雨桐也不矫情,目送四爷离开。现在医院的所有东西都被征调。但是还有许多商人手里有东西。多找点药品,就多救活点人。
等四爷匆匆离开了,林雨桐转到角落,将白色的大褂往身上一穿,取了个急救箱出来,就开始忙了。
这种时候,谁也不会问谁是谁。见有大夫离阵地近,受了轻伤就最近便的林雨桐这里处理之后,又重新返回战场。受了重伤的,只在这里做最基本的急救之后,再往后方运。
有时候子弹就像是贴着脸颊在飞,炮弹就落在身边不远处,炸的人耳朵听不清楚就不说了,很多时候,站都站立不稳。
晚上的时候,四爷带着几个明显是工人样子的人过来,送了纱布还有有限的药品,“护校我也联系了,有几个学生马上就过来。叫她们帮着处理轻伤,你过来吃点东西。”
林雨桐接过四爷塞过来的窝窝头,她其实是听不太清他说话,但他的意思她大概明白。在外面,她也没办法问这些药品都是哪里弄来的,只比划了一下,叫他自己小心。
这样没日没夜的日子,过了整整三天,林雨桐站着都能睡着,从来都没有这么疲惫过。离林雨桐的救护所最近的,是爱仁医院的救护所。这几天下来,他们也都发现,凡是从林雨桐这里送过来的伤号,伤的再重,也没有一例死亡的。
于是慢慢的,送过来的重伤号越来越多,几乎不见什么轻伤号。如此一来,连个替换她喘口气的人都没有了。
只能在暂时双方熄火的时候,抓紧时间靠在一边休息。
这天短暂的平静时候,林雨桐又被密集的枪炮声惊醒。这次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一个穿着裤装的女人,她脖子上挂着相机,手里拿着笔和本子,不用说也知道,这是记者。能来到阵地上做阵地记者,林雨桐佩服她的勇气。但是却一点都不想接受她的采访。
“林大夫。”她跟着林雨桐身后,“我一来阵地,就听说了您的大名。您是哪家医院的大夫?我看您用的是银针,您是中医大夫吗?我叫徐丽华,是通讯社的记者……”
“如果你不妨碍我救人,我会更感谢你。”林雨桐见她举起手里的相机,就皱眉从口袋里拿出口罩,直接给戴在脸上。
“啪……”一声,徐丽华看着带着口罩把脸藏的严实的女人,她自己都愣住了,还真没见过这么不想出名的人。她打量了林雨桐一眼,这才无奈的耸耸肩膀,“好吧,我尊重您的意愿。您这中医……”
“中医怎么了?”林雨桐手里不停,语气带着几分嘲讽:“前年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提出‘根本提倡西药,推翻中医中药决议案’,你们不也大力鼓吹吗?徐小姐有何高见?禁止我行医?”
想起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就叫人觉得可笑。一个政府机构的决议案,轻率成这个样子。
徐丽华被噎了一下,还没有反应过来,林雨桐根本就不给她说话的机会,转身就去忙其他的伤员了。
这就是一段小插曲,没两天林雨桐就给忘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最后的结果好似并没有改变。姜提出一方面要与之交涉,另一方面要积极备战。这种交涉肯定是会有结果的,因为倭国也不过是想把国际视线从辽东转到沪上而已。听说双方已经在谈判之中,又有英美等国作为第三方出面干涉,暂时算是停战了。
林雨桐和四爷回家的时候,自家这小院子的情况还算是好的,除了最外面的租赁出去的铺子,受了一些损伤之外,房子大部分都是没有受损的。只是进了家门,才发现家里的东西已经丢的差不多了。小到锅碗瓢盆,大到家具被褥,都不见了。肯定是有人乘机给偷了!这世上,什么样的人都有,趁着国难发财的不在少数。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发财之道,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发家办法。
丢了就丢了!两人也没正经的统计丢了什么,丢了多少。毕竟,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真正要紧的东西林雨桐绝对不会在家里放着。
两人什么话也没说,累的实在是撑不住了,只关起门吃了一顿,就躺在床上睡了。这一觉睡的天昏地暗,要不是觉得饿了,肯定是醒不了的。
林雨桐起身,自己给自己的耳朵扎了几针,才觉得好了一些,听人说话不用那么吃力。她顺手递了吃的给身边躺着的四爷,“先吃点。”
四爷看了一眼,倒是接过去了,却没急着吃,而是道:“先给我一杯水。”声音沙哑极了。
林雨桐又递了水过去,看着他起身喝了,心就跟着放下了。往床头上一靠,这才问他:“这次的药品消耗了不少,你从哪弄的?”
“帮会。”四爷简单说了两个字,“只他们手里有现成的,还不在政府的征调范围之内。”
可想从这些人手里掏出肉,又岂是容易的。
林雨桐一边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