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哑虽然问了,却没指望人回答。
她心里已经有答案了,昨天,严未央对她伸出两根手指,轻蔑道:“清哑,就两个字:名和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此而已。
顺昌帝很无奈。
他看出来,也听出清哑言外之意:革新革到她的头上了,朝廷找革新派传授技术去吧,她不会碰织机了。
户部冯尚书见机不对,立即出列,到御阶前。
他混迹朝堂多年,深知此时万万不可针对织女。
他便奏道,革新是为社稷苍生,是国之大计,并非针对郭织女,且那些陷害郭织女的人,不都绳之以法了吗。
他话音才落,便有御史出列,弹劾他高喊革新实为私心,说他儿子和族人在江南江北兴建了数个作坊铺面,依仗权势欺压同行,强占百姓田地,建造的别院富丽堂皇,一条条一款款证据充分。
除他外,几乎主张革新的重要官员都被弹劾。
一时间满殿哗然,人人觉得讽刺之极。
这是方初、韩希夷和蔡铭安排的反击。
清哑入宫时,方初叮嘱她:只管接了旨意出宫,别多话。回来若不想遵从旨意,就推说头疼。想疼多久就疼多久。等男人们争出个胜负高下来了,她就可以不疼了。
这是他心疼妻子,不愿她直面斗争。
在他看来,能站在乾元殿的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清哑如何能应对。他哪里知道,严未央给清哑说了那些呢。
后来他知道了,跟严未央吵了一架,这是后话。
冯尚书羞愤欲绝,却越发坚定了革新的决心。
对方这样大范围打击革新派,其能力和手段令人心惊,可见织锦世家的财势有多大,已经动摇了朝廷的根基,操控了某些官员。
他恨极了亲人给他抹黑,急怒攻心,匍匐在御阶下,口不择言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老臣家人触犯国法,请皇上杀了他们,老臣绝不回护!老臣为国为民之心,可昭日月!”
一面叩首泣血,大有血溅金殿的架势。
他豁出去了,其他革新派可没他这拼命的精神。
这些人跪在他身后,心里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又吓得魂不附体,生恐家人被害,然此时要脱身也来不及了。
乾元殿安静下来,众臣都看向皇帝。
顺昌帝气得脸色发白,端坐不语。
对此次革新,他其实早就有了主意,只是不想公开宣称。他虽是皇上,也不能总是乾纲独断,有时候需要和稀泥、拖延。
如这次革新,双方各执一词,吵了很久了,现在定国公府被抄,永安侯被降爵,革新派遭遇重挫,皇帝以为他们会知难而退,谁知冯尚书竟不肯罢休,郭织女也性子倔强,这便杠上了。
静悄悄之间,清哑开口了。
她看着冯尚书道:“你不是人。”
冯尚书猛转头,双目赤红,喝道:“郭清哑,你一介民妇,敢辱骂当朝阁老?还敢说自己没有骄狂嚣张,没有辜负皇恩?”
清哑纠正他道:“我是一品夫人,不是民妇。”
冯尚书一滞,他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可是,一品夫人也不能骂他呀。
正要开口,就听清哑又道:“你儿子侄儿该不该死,官府还没判呢。你就急着要杀他们?我不认为你是忠臣。你没有人性!大奸似忠!”
冯尚书冷汗就下来了,心惊不已。
儒家尊崇“为亲者讳”的周礼原则,孔圣人提出“父子相隐”的主张,不提倡置亲情于不顾,互相揭发犯罪。
冯尚书奏请皇帝杀了儿子,绝不会被人颂扬。
他这样做,违反了人伦,可不就是没人性吗。
冯尚书见同僚们目露讥讽,顺昌帝更是面沉如水,重新匍匐在地叩首道:“原是老臣说话急了。然老臣确是一片丹心哪皇上……”
他指控道:织锦世家富可敌国、财势通天,长此以往,将危害朝廷,卫昭、谢吟月就是前例,为此,必须革新。
他豁出去了。
卫昭和谢吟月都犯了君王大忌,以他们二人比喻,相信顺昌帝会引以为戒的,就算不能马上下决心,心中也会扎一根刺。
清哑气不过,问道:“卫昭、谢吟月不好,所有锦商都不好了?那些官员谋反,老大人是不是也要谋反?”
说完不等他回,就转向顺昌帝道:“皇上,叫他们都回家吧。不然,长此以往,将危害朝廷。”一面说,一面目视文武百官。
林世子等人都愕然,脑子反应快的很快领会了她用意,反应慢的还没转过弯来,心想这郭织女真大胆,这话也是能随便说的?
顺昌帝也是个妙人,很配合道:“织女说的也是。”
跟着又发愁,问她:“都回家,谁来治国?”
这一上午吵得他难受,可只要清哑一开口,他就眼睛一亮,她说什么他都爱听,还有理,又不是长篇大论,听了一点不烦。
清哑不过是揶揄而已,提醒他冯尚书观点的荒谬。
谁知,皇帝还真回了呢。
她愣住了,脑子里记起昨日方初和蔡铭相谈的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