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吃茶(1 / 4)

盛唐 渤海郡公 2675 字 2023-04-03

中秋转瞬即逝,天气多了几分凉爽之意。

枯黄的树叶被秋风扫落,光秃秃的树丫上立着几只寒鸦,不时发出难听的叫声。

给秋色平添了几分萧瑟。

罗云生在凉亭内正襟危坐,难得有了一回跟君子比较相似的坐相。

亭内石桌的对面,武媚娘正素手调配着各种作料。

桌旁的地上置一红泥炭炉,炉上有一只雕刻精美花纹的铁釜。釜中茶汤已沸,氤氲的雾气升腾而起,模糊了彼此的面容。

武媚娘将手边早已备好的油脂,茴香,姜丝,还有一小撮被碾成粉末的茶叶按顺序倒进沸腾的汤中,罗云生面无表情地坐着,眼皮随着武媚娘的每一个动作而抽搐。

画面很美,武媚娘未施脂粉。

素手烹茶,鬓边一缕黑发散落腮边。眼眸低垂,专注地盯着茶汤,只看见长长的睫毛在白色的雾气中微微颤动,唯静唯美,此景可入诗入画。

罗云生看她的目光很欣赏,如同看着一只稀世的瓷瓶,小心翼翼地远观,生怕打扰了这幅美景,也怕碰坏了这只世间仅有的精瓷。

茶汤一沸,各种作料被依次放进汤中,武媚娘这才抬眸看着他,羞然一笑,轻轻道:“茶道我不大懂,年幼时跟着公府的茶师学过一点皮毛,以往只给姐姐烹过两回,今日还是第一次为你烹茶,倘若味不正,你莫笑我,我慢慢再学便是。”

时间是个怪人,罗云生离开长安没多久,昔日的弟子们,也已经放弃了之前自己推广的饮茶方式。

当然,这也和当初罗云生发明的炒茶叶并不完善有关,大家当时只是喝着新奇,而且量很少,随着罗云生出征,这种喝茶方式,转瞬间被人忘记。

罗云生笑着点头:“味道不好也没关系,只是此情此景,犹令人难忘,无声无息,志趣高雅,所谓‘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烹茶的人对了,茶不好有甚关系?经你素手烹过,香茶更胜美酒。”

武媚娘噗嗤一笑,道:“你倒真会哄女人,几句话能教人甜死……”

说着武媚娘将刚才那句诗复念了一遍,颔首笑道:“‘竹下忘言对紫茶’这句,却不知是哪位前人的诗句?我倒真不曾听过……”

罗云生眨眼笑道:“忘了谁写的诗了,反正也是个穷酸,没钱买不起酒,于是只好喝茶,结果喝了几盅喝出了幻觉,把茶当成了酒,竟喝醉了,啧!多半嗑了五石散……”

武媚娘怔忪片刻,不由叹道:“好好一桩风雅事,被你一说,顿时全俗了,你好歹也是名满长安的大才子,就不能假装一下翩翩君子,也好教我的茶汤不至于玉儿暗投呀。”

罗云生大笑:“委实高雅不起来,你知道的,所谓的才子,无非多作了几首能换钱的酸诗罢了,一想到我肚里还有许多绝世诗作没找着买家,我这心情顿时有些低落了……”

武媚娘无语地翻了个白眼。

罗云生朝她眨眼:“要不,我把诗卖你算了?都熟人,打八折。”

武媚娘俏目马上望向身旁沸腾的茶汤,看样子想端起铁釜朝他头上泼去,罗云生立马闭嘴,恢复了君子模样,非常的乖巧。

武媚娘心中也甚是感慨,当初投卷,用的也是恩师的诗篇呢。

实际上,自己的写诗之道,比起恩师来不知道差多少。

只是自己的恩师,着实有些高雅不起来罢了。

罗云生老实了片刻,又不消停了,于是换了个话题。

“前日从大理寺出来,一群祸害……不,一群国公家的子弟都来大理寺门前迎我,实在令我很费解啊,以往也跟他们有过来往,可是这次却不知他们为何对我如此热情,热情令我害怕……”

罗云生一边说着,手开始不老实,不知不觉摸上了她的手,嘴里淡淡地道:“那啥,长安城里除了越王殿下,没听说哪位祸害有分桃断袖的癖好吧?这个事情么,我是不歧视啦,只不过我不好此道,他们呢,比我先走了一步,我呢……还没到那境界呢。”

武媚娘啪的一下将他的手拍开,瞪了他一眼,道:“什么分桃断袖,难听死了,男风本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自魏晋以来便谓为雅趣,只是……”

武媚娘俏脸一红,目光愈发不善地瞪着他,咬了咬下唇,道:“只是,你可不准行此道,明白么?”

“开什么玩笑,我当然不会行此道,我是直的,只走水道,不走旱路。”

武媚娘也没听懂什么水道旱路的,悠然叹了口气,道:“那些国公叔伯家的子弟待你热情,倒与男风之事无关。

恩师,如今恐怕连你都不知自己在长安城里有着多响亮的名声,权贵家中除了嫡长子,别的孩子都无法继承爵位。

而且大唐尚武,权贵们便常有将嫡长子之外的孩子送入军中的习俗,只是这些人虽然入了军,却甚少有随军杀敌者,许多人在军中打熬几年,本事练出来了,却只能充入羽林禁卫,入宫值卫宫城,他们大多一生无法真正经历杀阵,建功博业……”

武媚娘看着他,唇边勾起一抹轻笑,道:“如今长安城里出了一位罗县侯,年纪与他们相当,却能血战沙场,与悍敌博命厮杀,亲手挣得这功名官爵,更被圣人